当前位置:小书屋>玄幻魔法>千古异案> 第75章 井井有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章 井井有条(1 / 3)

第75章 井井有条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突然觉得耳边发痒,睁开眼睛一看,天色已亮,发现自己正躺在一道河边,看上面,悬崖的山腰上有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上面还挂着一条断裂的藤蔓,我这才意识到,那就是救了自己一命的大树,现在看来,那下面其实还不是真正的最低处,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才真正是深渊的谷底。

那个地方距离地面还有五六丈高,宽约三四尺,只有野兽能够涉足那里,人是别想攀登上去了。

昨天已经看到师母没有摔落在那个地方,另外,上面没有血迹,也更能证明这一点。

现在看来,只有去别的地方去找师母了。

一站起身,只感到腰和腿都痛得很厉害,我活动了几下,还好,真是不幸之中的万幸,并没有伤到筋骨。

我又活动了一阵,总算好些了,但腿还是有些痛,走路不方便,就找了一棵树,在上面折了一根树枝,当作拐仗,向前走去。

我在附近转悠了半天的时间,也没发现师母的踪迹。

真是奇了,她现在究竟是死是活?

我不甘心,就扩大了搜寻的范围,一直到找到中午时分,还是没找到。

辣的太阳照在头顶上,使人感到阵阵发晕。

我认为,已经没有必要再找下去来,我看了下头顶,因为下面古树参天,根本看不到悬崖上边的情景,若是想回到道观,只有转过几道高山,绕道返回,据估计,没两三天的时间,是转不回去的。

我也不知哪边是回去最近的路,就信步向前走去,只觉得腹中饥渴难耐,便附在河边饮了几口水,觉得清凉很多,再向前走去,发现有几根野果树,上面生有一些红红的果子,不知是什么果子,也不知道好吃不好吃,就咬了一口,觉得又苦又涩,很不好吃,怎奈现在已经饿得两眼发蓝,只得咽了下去,接着又吃了几个,觉得好了不少。

便继续向前走去,又走了很长时间,我见到前面有一所房子,好象是道观,处于一片山峦之中,周围没有人家。整个建筑处于孤峰峻岭之上,殿字楼堂依山傍岩,结构精巧,布局巧妙,四周峰峦迭嶂,起伏连绵,烟树云海,气象万千。

我赶紧向那里走走,到了前面,发现山门紧闭,我正在心里该不该敲门之时,忽见山门无声地敞开了,进去一看,殿内正中有一石砌须弥座,高丈余,分上、中、下3层。座上三清全身像,法相庄严,神采奕奕,殿前建有宽广的青石砌成的露台,露台三面围以青石栏杆。石栏之间以铁浇连,后视之犹如铁钉钉合一般,石栏板上的浮雕人物、水族、鸟兽等。

院内古树参天,绿草如茵,花果满院。药王殿前腰粗三围的唐柏拔地而起。而那棵约百年树龄的腊梅之上黄花挂满了枝干,浓郁的香气生发开来,满院清香,旁有一石碑,上题诗“十方仙客地,闻道腊梅开。踏雪寻幽境,岁岁冰魂来”。

这是株春夏叶绿、冬开黄花、花落籽少的腊梅,掩映着一个个含苞待放的蓓蕾,还隐匿着一粒粒色与叶同、人们极难发现的籽苞,形成了叶茂、花荣、籽盛同时挂树之罕见奇观。

观中一东一西的两面墙上,各题有两段诗句

东面的墙上为

观内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

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向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长风寒。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诚常往,芝草琅杆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下面墙上则书曰

登唐科第语唐音,望日初生忆故林。

鲛室夜眠阴火冷,蜃楼朝泊晓霞深。

风高一夜飞鱼背,潮净三山出海心。

想把文章合夷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