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大宋海贼王> 第三百九十章 靖康之难(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九十章 靖康之难(七)(1 / 2)

第三天早晨,李若水等来到军帐前感谢宗翰。

李若水拜谢道“某等昨日尝以国事冒犯台严,欲望台慈以生灵为念,盟好为心,早为通和,则天下幸甚。”

宗翰说道“贵朝当今之时,譬如下棋一般,大半既败,则补其余。倘若顾惜,恐一齐带累全局皆输,也未可知。”

李若水辩道“本朝若顾惜,又岂肯以三镇租赋奉贵朝也?”

宗翰摆摆手道“不须巧辩。”说完,作揖还礼,让李若水等人就坐。

宗翰问道“使副们从甚路过来?”

王履回答道“某等从井陉路而来。”

宗翰又问道“闻此路险阻,不能通车,果否?”

王履回答道“然。”

宗翰说道“去岁,闻解制置统兵守井陉路,不战而兵溃,何也?岂其险不足恃,而兵不堪用乎?”

王履回答道“去年,解帅被旨到河北两路点集,沿边弓箭手、保甲兵继闻两国通和,随即解散,并非不战而溃。何况解帅亦不曾守井陉路,恐是传言有误。”

宗翰接着问道“使副们来时,黄河冻未?”

李若水回答道“大河须极寒方冻。”

宗翰又问道“使副们何处人氏?在乡里时以何为生?”

李若水回答道“某乃汴州人。”

王履回答道“某乃汴都人。”

李若水说道“某副等在乡井时,皆以读书为活。”

宗翰对王履说道“副使既知书,何故作武官?”

王履回答道“读书无成,乃因就武弁。”

宗翰对中原文化有所了解,他当即举诗一联“近来渐觉家风好,儿读书声女织声。”

李若水问道“敢问国相元帅,仙里台眷安在?”

宗翰皱了一下眉头,回答道“祖乡在渖州,骨肉昨因契丹征辽东时皆被害。近来方得一小女子。”

王履说道“以此可见,兵革岂是好事?”王履接着又说道“陶渊明曾说过,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

宗翰望着王履看了好久,若有所思。

宗翰始终不肯答应和议,这让李若水等人十分焦虑。他们回到住处后商议了好久,仍是苦无对策。当晚,萧庆又来相见道“刚才国相说此番使副煞忠梗聪明,只是所议不肯说尽话。”

李若水说道“某等所奉圣旨,只是如此,不敢虚诳。还望太师尚书见到国相,再为禀知。”

萧庆答道“当如所议。”说完便告辞。

第四天早晨,李若水等人再去拜见宗翰。李若水说道“某等此次特来议和,欲方便两国,区区之意,已尝禀知,敢望国相元帅早与开从。”

宗翰说道“待国书中回答。”

李若水问道“和议事大,恐国书中不能尽道曲折,请国相元帅可否面谕?”

宗翰说道“好像没有更多事可说。”

王履说道“某等恭传本朝皇帝志诚之意,远来议和,须得国相元帅明确回话,这样归去才是使人不失职。”

宗翰闻言道“若不割得三镇土地人民,决不可和。”

王履问道“国相若坚执不派遣回使,我们则有何计?”

宗翰说道“使副不若暂且归去。”

李若水叹气道“纵使某等归去,将何面目敢见本朝皇帝?纵使相见,将何以为词?还望国相元帅曲全两国之美。”

宗翰摆摆手道“不必如此啰嗦。”

李若水见宗翰态度很坚决,没有丝毫商量之余地,只好无奈退去。

第五天早晨,李若水等又来拜见宗翰,刚要开口说和议之事,宗翰摆摆手叫他们坐下。宗翰说道“已作好国书了。”宗翰命左右将国书取来,传给李若水。李若水不得已,只好收下。

宗翰说道“使副们少间便回,如到京师,烦为再三奏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