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大宋海贼王> 第四百五十八章 靖康之难(七十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五十八章 靖康之难(七十六)(1 / 2)

可是,有些豪贵之家却不肯拿出全部金银,他们想方设法进行隐藏。开封府对他们毫不客气,派官吏强行入户搜查。有些人家妇女撒泼阻拦,不让进屋。开封府则下令逮捕囚禁,然后强行发掘房闱。对于暴力反抗者,皆以军法从事。已有数人被枭首,悬于朱雀门示众。

内侍、寺观、倡优与旅邸等搜刮重点,已根刷殆遍。亲王与公主宅所里的金银器物,已悉数交纳开封府。连景灵宫内的金银器具,也无一存者。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东京人皆忧恐不安,“莫不垂泣”。人们既担心自己的命运,也担心皇上的命运。

这天傍晚,宋朝有个郎官押送御用冠冕来到金军中交纳。负责接收的金人分辨不出这冠冕是不是御用的,唯恐有错,特意签发了一张字条,让郎官凭此去见宋钦宗,让宋钦宗亲自查验冠冕是否属实。若属实,再赴军中交纳。

郎官于是凭借那张字条通过了门岗哨卡,来到宋钦宗住处。此时已日落黄昏,郎官进屋后便在门帘外跪拜,向宋钦宗请安。

宋钦宗并没察觉到有人进屋来。听到有人问安,吓了他一跳。他手持一盏油灯,揭开帘子问“卿何人?”

郎官回答道“臣押送冠冕至此。”

宋钦宗问道“卿曾晚食来否?”

郎官回答道“臣未曾食。”

宋钦宗说道“宰相住处离此不远,卿可往就求晚食。如无睡处,可来此睡。”

郎官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吃完晚饭回来了。

宋钦宗对他说道“朕渴,欲饮水。”说着,指了指水所在处。郎官上前盛了一碗水,交给宋钦宗。宋钦宗不敢喝,让郎官先尝一尝,郎官于是喝了两口。

过了一会儿,宋钦宗见水里没有毒,这才放心饮用。

郎官环视了一下屋内,见陈设十分简单土炕上只有两条毛毡,别无其他寝具。炕前摆着两只小杌子,还有两个绣花小坐墩。

正月十四日,郎官回到京城,将亲眼所见皇上实情,告知熟悉的士庶百姓。人们听说后无不悲叹愤慨,痛心疾首。

不久,一封署名五文昌的“遍告在京贵戚、官吏、士庶之家”的公开信,在京城流传开来。信中说“今天子蒙尘于野,实为金银表段不敷数目,使金国得以借口。公等为人臣子,岂不上念君父,速出金银,尽纳于官?

当初,金国攻破京城,幸其敛兵不下。若当时纵兵大掠,则子女玉帛皆为其所有矣。更何况困在围城,以粮米为命,而金银表段不能食。若使迁延岁月,而城门不开,虽欲售之,金银亦无所用。

今公等犹守既破之城,惜已弃之物,又何愚昧之甚!又况平日所为贵戚者,素无殊勋,止缘宠幸,世袭封爵;为官吏者,亦无材术,滥叨禄俸,倚官营私,恣行克剥;为百姓者,欺罔嗜利,锱铢必较,以获财富。从而使贤能有在下之叹,善良受饥寒之苦,此乃上天借金人取之也!

若不反自痛责,由贵及贱,各出所有,以己率众,大谢上天之警示;若依然因循故态,朝廷徒为空文,万一金国发怒,悔之何及?

盖闻智者,先事而虑。愿公等上念君父数见劳苦于外,而下全尔家属之命,转祸为福,轻财惜生,无自取戮。况今朝廷见行推赏,又许事定开门,各偿价值。公等亦不失利,何苦冒法而不纳出金银耶?

若尽出金银赴官,并无隐匿,仍未敷数,文昌愿以一身去金国军前以实相告。万一金人不从,文昌当为公等论列利害,虽鼎镬不辞,望公等听之无忽。”

五文昌,本是道教奉祀的五位神明,即“文昌帝君”、“魁星星君”、“朱衣神君”、“纯阳帝君”和“文衡帝君”,又称“五文昌夫子”、“五文昌帝君”。传说这五神,皆有护持文运之职能,从而成为士人学子敬奉的对象,故合称“五文昌”。

公开信署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