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大宋海贼王> 第六百五十八章 南北议和(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五十八章 南北议和(七)(1 / 2)

完颜昌发觉,兀术的心情很沉痛,于是转移话题,说为南北媾和,宇文虚中穿针引线,功不可没。金熙宗对老师格外开恩“宇文虚中来我金国十二年,深得众望,擢封河内郡开国公。”

宇文虚中表示感谢,又问起他最关心的问题“和议已成,这回派谁下江南传递国书?”金熙宗早有人选“让张通古和萧哲去。记住,宋国皇帝跪接诏书的礼仪,是无论如何少不得的。”

王伦和宇文虚中当即怔住,顿时感觉汗毛倒竖,心里冰澈入骨,不由得四目相对。

建炎十二年十月,王伦带金国使臣张通古、萧哲过黄河南下,一路草木枯黄,北雁南飞,路过东京的时候正好碰见老冤家兀术,张通古见着兀术,忙上前施礼寒暄“大王怎么来了?”

兀术说道“我是特地来见见你们的,张通古你过来我跟你说几句话。”兀术把张通古拉到一边密语了几句,张通古阴险地连连笑着点头。王伦回头警惕地望着他们,心想,要坏事!

李清照自打从兴汉岛回到临安后就在一所小学我当老师,这个小学还是李昕给取得名,就叫易安小学,李清照平时有空了也会和马和之、林升等文人聚会,讨论时局。

这日李清照正在跟马和之等人在茶楼聊天,林升气喘吁吁的进门就喊“金国使臣已过淮河,知道打出什么旗帜?‘诏谕江南’!”

“这是不把我大宋当国家了!”李清照和众人气愤地议论。林升又道“还有个副使叫什么明威将军?还不如直接叫示威将军!”

“休矣!我大宋此番休矣!啊哈……”马和之干号着顿足捶胸。

马和之话音刚落,门外一个商人打扮的年轻人正踮着脚尖上一眼下一眼地紧着打量李清照。商人突然扑进来跪在李清照面前“夫人!夫人让赵春好找!我是赵春啊。”

李清照看着赵春愣了半晌,见他如今已有二十七八岁模样,这才动情地扶他起来“赵春!真的是你?这八九年你跑哪去了?洪州的收藏呢?”

赵春答道“那年夫人派我去洪州,小的刚到洪州,金兵就来了。古董倒是藏得好好的,可是金兵屠城过后,小的一无所有,又没夫人的信,好不容易到了临安,就在一家酒楼当了伙计,这一干就是好几年,这几年小的一直在找夫人跟杏儿,今天可算把你们给找着了。”

李清照落泪道“好,好,杏儿在家呢,你先找个地方歇会儿,等一会儿我带你回家去找杏儿,杏儿知道你回来了一定很高兴。”

赵春点头道“是,夫人。”

转头李清照就说道“接受和谈就是投降,就是叛国!和议诏书即将送达,我等决不能听之任之!”

众人闻言频频点头,李清照继续激动的说道“如今国家危亡,是主张抗战,还是主张投降,到了非选择取舍不可的时候了!”

马和之立即点头“我等与投降叛国者势同水火,决不投降!”

“既然我等一致反对和谈,何不集体签名上疏,上奏王爷?”李清照发出号召,马和之和众文人一致响应“对!联名上疏!”

李清照等众人铺纸研磨,林升拿起笔道“请易安居士口授,我来写。”

马和之等众人都望着他,暗自点头称赞,李清照踱步口述奏疏“金人之废伪齐,此诚天下举安之机,南北复合之会。通好之使,未可遽遣,顺应之计,更宜缓图,应使民心不摇,军听不惑,养威持重,徐观其变然后起而图之,举国臣民愿王爷上承天眷,下副人望,命大臣深谋审处,无失机会,以定中兴大业!”

“居士肺腑之言,说出了我等的心里话!”林升写毕,第一个签名。

马和之等众人群情激昂地依次签了名,李清照随即派赵春送进临安府衙。

金使的举动很快传遍了江南,当然李昕也得到了消息,李昕阴沉些脸在府衙内踱步了一会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