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都市言情>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688章 明确定位(大结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8章 明确定位(大结局)(2 / 3)

全公司都知道叶佳怡很挑剔,这又是关琳珊第一次独自做项目,提交报告后不免有些忐忑。不过,当叶佳怡看完面前的两份报告后,她认为即使抛开关琳珊跟董事长的父女关系,拿对外招聘人才的标准衡量,关琳珊也算得上集团公司需要的人才。

在昌达大厦五楼专门腾出四个房间,装修一番后,配备足够的办公用品,两间用做监事会办公室,另外两间给关琳珊做电商平台的场所。自此以后,关琳珊完全从其他事务中脱离出来,专心于监事会的管理和电商平台的筹建与运作,关云天的宝贝女儿,回到昌达集团的第三个年头,工作职务终于有了明确定位。

除此之外,昌达集团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企业底蕴已经足够深厚,业务范围也有了明确定位,那就是集中精力做好服务行业和高端制造业。

服务行业的主要业务当然是养老事业,昌达集团所属的昌达控股公司,已经在本省省会和全省所有地市级城市完成养老机构布局,下一步要走出去,到国内其他城市投资养老项目。

由于社会加速进入老龄化,加上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即将成为需要照顾的老人,但他们却处于上有老下有,自身又是社会组中坚力量的境地,根本无暇顾及父母,所以,社会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

接下来需要研究的是,养老机构的传统养老方式是否符合大众需求,如何将养老机构跟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相结合,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养老事业才能与时俱进。

关云天一直想把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和临终关怀结合起来,他认为全国医学类本专科院校每年有数十万医护专业毕业生,因为编制所限,这些人最多只有百分之三四十可以进入各级官办医院,剩下百分之六七十,大约一半进入民营医疗机构,还有百分之三四十处于待业状态,或者改行,无论如何,这都是对宝贵医疗资源的浪费。

如果能让处于待业或改行的医护专业毕业生进入养老行业,不仅医疗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还能让养老机构的医护水平大幅提升,这对提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和临终关怀的质量大有裨益。

但现实情况跟关云天的愿望恰好相反,某些医护专业毕业生宁愿在家待业或改行,也不愿去养老机构工作。针对这种现象,前段时间关云天委托中介机构做了个调查,得到的结论是那些毕业生主要嫌养老机构待遇低,没有保障,名声也不如正规医疗机构,特别是官办医疗机构好,他们还认为在养老机构工作比较累。

关云天对此很有感触,他承认在养老机构工作,名声没有官办医疗机构那么好,社会上原有的养老机构工资待遇和保障不如正规医疗机构也是事实,但这很大程度是某些医护专业毕业生凭直觉和传统认识做出的判断。

事物都在不断发展,昌达控股公司为旗下养老机构和老年服务中心配备的医护人员,其工资待遇已经跟官办医疗机构不相上下,保障方面,参加工作头三年是“三险一金”,工龄超过三年会自动过渡到“五险一金”,而养老机构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根本无法跟专业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相比。

要想提高养老机构的医护水平,必须吸引相当一部分医护专业毕业生加入其中,关云天想改变大部分医护专业毕业生不愿到养老机构就职的现状,他有个计划,在征得董事会同意后,打算让企业拿出一笔钱,在有关院校的医护专业设立专门奖学金,并大力宣传养老机构医护人员的薪资待遇、社会保障和工作环境,纠正传统认识的偏见。如果这项计划得到实,养老机构的医护水平就有了人才保证。

高端制造业这边,在做好现有产品生产经营的同时,集团公司将继续增加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今后产品的更新换代,将主要依赖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取得的研发成果,这是百年企业得以传承的关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