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绛色大宋> 第八一三节 长安城的意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一三节 长安城的意义(1 / 2)

钱皓桁想的很清楚。

你们西夏一乱,我超发的银券在你们西夏会成为硬通货,西夏的贵族害怕自已的家产因为内乱而受损,一定会想办法给自已的财产避险。

那么,银券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这个时候,超发的什么数值就不是问题了,西夏贵族存入壕横号的真金白银会填补这一切。

银券是需要印的,加印银券也是需要时间的。

当银券几天之后印的差不多了,在明天又要开晨会的前一晚钱皓桁这才拿着新的预算书找到韩绛。

“岳父。”韩绛请钱皓桁进了书房。

钱皓桁坐下“说个事,我安排了一下,在咱们与西夏的边界几个互市的城池秘密的加发了价值二十三亿钱的银券,原本我想的是只发行八百贯,但仔细想了想,还是增加了,将八百万贯,改成了八百万钱。”

这不是一个小数字。

韩绛内心计算了一下,这至少是自已所有地盘每年税收的十分之一,加上自已的所有的工坊,以及其他海上贸易的收益,不算这次远洋出海的部分,也有二十分之一。

数量说大吧,其实也不算特别大。

但这个时代,特别是交子与会子这种大宋的纸币让百姓已经完全不信任的时候,增发这么多银券,一但出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钱皓桁其实也有所担心,所以才特别来找韩绛商量一下这事。

钱皓桁说道“绛哥儿,这事我是这么想的,西夏一但内乱,西夏贵族的钱流入咱们钱庄,有大量的真金白银的话,这些便不算是超额增发的。”

韩绛没有急着说话,先到书桌旁计算了一个这八百万两对于西夏边市造成的影响。

若放在整个大宋而言,这数量倒好说。

仅放在西夏边市,这事真的要算一算了。

钱皓桁起身站在书桌旁看着,韩绛算的内容他看得懂,但他算的肯定没有韩绛好。韩绛算的就是西北这些州府的自身产值,然后是边市的每年贸易量,加上西夏的每年税收大概数值等等。

不用等韩绛算完,算到一大半的时候钱皓桁就说道“看来是发的多了。”

“恩。”韩绛点了点头。

印多了不怕,少发行一点就好,现在算一个合理的数字。

钱皓桁阻止了韩绛继续算下去“绛哥儿,聊会再算。”

“岳父有话说。”

“有点,先聊聊。”

“岳父请。”韩绛把钱皓桁让到茶桌旁。

钱皓桁没有先提及西夏的事情,他问韩绛“长居到长安这边,或许这里将来就会成为新都,这里现在可不比当年,这里想要重新恢复汉唐的盛世花的可不仅仅是一点钱财,这里很难。”

韩绛坐下一边烧水泡茶一边说道“岳父,我没想过最终用长安成为都城。”

“然后呢?”

“眼下,长安百废待兴,我在长安就会让长安复兴,为了西北的安定,长安必须恢复,这也是给天下百姓一个信心。”

这话在理,钱皓桁认可。

钱皓桁问“那么,将来最终的都城会放在那里呢。”

韩绛摇了摇头“没想好,但肯定不能是汴梁,也不会是洛阳,有可能会是建康府,那么长安这里可以改为了西都,金国肯定是要灭掉的,那么北边也一定需要有一个镇守之地,往南,至少要两个。”

钱皓桁明白这个意思了。

没有就新都的问题再问下去,把话题又回到了长安这地方。

钱皓桁问“那么,长安在将来应该如何?”

韩绛拿了一张纸,用铅笔画了一副草图“岳父,先不说西域这边有多大,首先西辽战报的地方应该是我们的。蒙古部落如果不是因为我们的崛起,将来会灭了天下所有的国度,然后不断的西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