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玄幻魔法>初唐奋斗史> 第82章,风乍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2章,风乍起(1 / 4)

见程咬金、熟悉军务、认识下属,工作一项接着一项。

忙碌中,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夕阳已经西斜,军营外也传出了沉闷的鼓声。

这不是要求军队集结,而敲响的集结号,而是长安城每天都要敲的净街鼓。

此鼓每日一更三点开始响起,共敲八百下,鼓声一结束,就代表宵禁开始。

宵,是夜晚的意思,禁,是禁止的意思。

宵禁连起来,便是夜晚禁止通行之意。

古装电视剧中,常常会有客人夜上青楼的桥段,这在初唐时期是不存在的。

因为《唐律疏议》犯夜条律中规定,除非公家因紧急事务出行,百姓遇到婚丧嫁娶,或家中有人得了病,否则宵禁期间,在街上游荡,按律得笞打四十。

为了不被鞭子抽,即便有人想要上青楼,也不会选择夜间上门,而多半会提前出去。

唐诗《秋夜吟》前两句“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

描绘的就是唐朝夜晚宵禁之后的情形,繁华的长安城,行人绝迹,九衢茫茫的景象。

没有“夜场”,更没有“户外活动”,黄昏后必须回家。

所以唐诗中有很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孤寂无眠,或者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独自思索,却很少出现宋词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夜间繁华情形。

“咚~咚~咚~”沉闷的鼓声,在整个长安内回荡。

负责治安的金吾卫兵士,开始敦促小贩、城中居民各自按时出城或回家。

街上的大多数人,都行色匆匆,着急往住处赶。

然而,这世间总有一些例外。

别人都是在往回赶,李孝常却选择在这个时候出门。

没有香车宝马,没有前呼后拥,身上的着装,也不再透着富贵气,今日的李孝常,显得格外低调。

稍显破旧的牛车,慢悠悠的从府邸出发,恰好在净街鼓结束前,来到了一处偏僻的小巷子前。

此时明明是冬天,大部分鸟儿都已经迁徙到了南方,但当他的牛车,来了这小巷子口时,却能够听到断断续续的杜鹃叫声。

“咳咳咳!”听到声音,李孝常立刻用剧烈的咳嗽声回应,还顺手从牛车内拿过一个包袱,丢了出去。

待作完这一切,他才吩咐车夫继续驾车前行。

等他的牛车消失在巷子口时,黑暗中突然钻出两个蒙面人。

二人蹲下身子,先检查了被丢在地上包袱的布料,随后又打开包袱,看了眼包袱内的信物,待确认无误之后,这才对望了一眼,重新钻入了巷子中。

接头暗号核对无误,接下来李孝常没再遇到异常,十分顺利的来到了巷子内的某个小院前。

此时,这小院的门口,已经停了好几驾样式各异的牛车。

牛车的模样普遍破旧、不起眼,但牛车附近站着的侍卫,却各个高大健壮、杀气腾腾,一看就不是易于之辈。

“咕噜噜~”听到车轮滚动的声音,这些侍卫的脸上,立刻露出了警惕之色,他们把双手按在了腰间的兵器上,却并未有其他举动。

李孝常不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早已知道应该如何行事。

他在牛车停下之前,于车厢中换上了一套黑衣,又取出一个巨大的斗笠戴在头上,也不和这群侍卫打招呼,自顾自的就跳下了车,推门而入,踏入了小院之内。

小院坐落在偏僻的小巷中,这里人迹罕至。

小院的外表和周围的房屋一样,很是残破,但越往里走,内部的装饰越是精致。

金丝楠木的大梁,柱子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玉质的茶具,就连香炉中的熏香,也是此时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