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都市言情>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455 叠层器件,双倍的“快乐”(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55 叠层器件,双倍的“快乐”(求订阅)(1 / 8)

打发走了魏兴思,许秋进入里间实验室,开始准备实验。

首先是清洗基片,他从箱子里面取出一大块ITO玻璃基片,将其掰开,成为小片的基片,然后撕掉上面的塑料保护膜,一片片整齐码放在支架上。

许秋开工还没到一分钟,莫文琳便走了过来,笑了笑说道:“许秋,洗基片的活让我来吧。”

‘大概是怕文章的二作被邬胜男给抢走?’许秋内心猜测了一番,随后偏头看了她一眼,说道:“好啊,那我去配溶液了。”

这个叠层工作的二作,许秋的意见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为魏兴思一般不太会干涉作者排序。

组里发表的所有文章,基本上都是文章的主要完成人,也就是一作来决定。

这样也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导师不可能全程参与实验,文章一作的视角是最为清晰的,谁的贡献大,一目了然。

相对来说,许秋还是更偏向于给莫文琳二作的,毕竟叠层器件的制备,她是一早就参与了的。

邬胜男如果只是帮忙合成材料的话,大概率能拿到三作,贡献程度还是低了一些。

这也没办法,总不能整出来一个共同二作吧。

至于共一,许秋没有考虑过。

一方面这个工作,他的贡献量确实是最大的,没有第二个人能和他的贡献相当。

另一方面,小文章,甚至AM、EES这种文章,许秋给其他人一个共一也无所谓,反正他现在也不缺。

而这种《自然》大子刊以上级别的文章,不可能随意把一作让出去的。

除非,自己将来能挂通讯。

但即使是挂通讯,一作加通讯也比单挂通讯要好很多。

不过,许秋也不是很纠结。

其他人有什么想法他无法控制,反正他能做到的就是在正式撰写文章的时候,按照事实排序,问心无愧即可。

既然清洗基片的工作有人代劳了,许秋便进入手套箱,准备配制溶液。

他计划中要用到的其他课题组的几种材料,包括COi8DFIC在内,现在自己手上是没有的。

因此,现阶段顶电池采用的PCE10:IEICO4F体系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就算把IEICO4F换成组里的其他近红外材料,比如IEIOC、IEICO4Cl或者FN4F的意义也不大,因为都差不多。

故而,许秋决定暂时固定不动顶电池的有效层结构。

那么材料方面可以进行优化的部分,就只剩下底电池的J4:PCBM:IDIC4F体系。

这个体系作为底电池的光吸收范围,大约在300700纳米,而作为顶电池的PCE10:IEICO4F体系,光吸收范围大约在6001000纳米。

两者在600700纳米处的光吸收是重合的,重合程度大约有100纳米,这个范围还是稍微有些大的。

因此,许秋计划把底电池中的IDIC4F给替换掉,以期让底电池的光吸收范围向短波长移动(蓝移),从而使得顶电池和底电池两者之间重合波长范围变小一些,给顶电池多留一些光。

不过,考虑到IDIC这个体系本身还是不错的,可以制备厚膜器件,便于调控底电池的电流,许秋并不打算放弃使用IDIC系列。

于是,他决定采用IDIC的另外一个衍生物IDICM,来代替IDIC4F。

相较于IDIC4F,IDICM体系的光电性能虽然略微降低,但也可以保持在12、13这个档次。

最重要的是,IDICM体系的光吸收范围,相较于IDIC4F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蓝移。

这主要是因为IDIC4F和IDICM端基的不同所造成的,前者的端基ICIN2F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