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都市言情>二拴的一九七八> 第二十八章 捞鱼(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 捞鱼(二)(1 / 2)

众人大喜,又冲下去几个帮忙。

李拉住干脆跳到了水里,托着网子推出水面。

李虎虎拿着编织袋张开袋口,李来宝(李拉住长子)掐住鱼鳃一条一条往袋里装,一网一编织袋。

李之重跃跃欲试,父亲却让他去叫他二哥李拴住赶车过来,李之重飞奔而去。

装鱼很快,加了囤子的马车基本就要装平,五六百斤鱼是有了,而且都是大鱼居多。

父亲让大舅马耀宗去割了几捆蒿草,放在鱼上面,怕被人看见。

又安顿李来宝护送他二叔和马车回去,路上太泥泞了,重车不好走。

鱼要放在李之重家西房和正房中间土灶台旁边的空地上。

东西三米南北六米左右,那个位置比较隐蔽。

灶台到檐台用土胚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深五十公分左右的露天仓。

是李德财出来前准备好的,安顿马玉仁鱼卸下后,马上找东西盖起来。

水越来越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往后退。

李之重一行刚来的时候,水深还有五十公分左右,不到二十分钟,水落下去一多半。

李之重站在水里刚漫过脚踝略多。

大鱼已经立不起来了,肚皮朝天拍着水。

小点儿的露着密密麻麻的黑色脊背,以群为单位四下逃窜。

由于都能看得见鱼了,一抓网下去就是满满一兜,七八个口袋已经装满了。

几个大人在退洪渠坝外面的空地上用口袋围起来一个圆圈,只留下三四个袋子倒腾,把新捕的倒在圈子里。

抓网轮流着使用,这是一个技术活,也是一个力气活。

别看技术不咋样,胜在鱼多。

除了一个人跟着抓网装鱼,其他人镰刀派上了用场,专劈大鱼,劈鱼鳃和鱼身结合部,一刀一个,直接扔到坝顶由李之重和大舅搬到圈子里。

马车来了,三宝也跟了来,不断埋怨李之重不叫他。

不过这种不满马上被满眼的鱼冲到九霄云外了。

农村孩子干这种活不用教,很有眼色的去装车了。

现在大概有十二点了,天越下越白,洪水即将退净,大鱼在泥地上一张一张地开合着腮,无奈地望着天。

偶有几个小水坑,捞兜子一兜子下去就是满的,最少三十斤开外,抓网已经用不上了。

雨终于停了,李家人独食吃了四十分钟以后,终于有外人也发现了鱼搁浅。

这个人就是当年徒手收获三四百斤的幸运儿,一个走亲戚归来的过路客。

渠坝上人越来越多,父亲让大家停下了捕鱼的工作,大人们随车往回扛鱼。

每人一袋子,编织袋最少装七八十斤,麻袋装一百三四,再多了就会影响速度了。

看鱼这事由李德财负责,难免有宵小觊觎。

大鱼不多了,李之重和三宝在渠里专找小水泡,里面聚集了不少的两公分左右的小虾米、泥鳅和鲫鱼等。

李之重脱下褂子,用草把袖口扎紧,可以放泥鳅和虾米。

三宝更厉害了,直接把裤子脱了,光着腚,草绳扎紧裤腿儿跟着二拴叔捞虾和泥鳅。

前世李之重就特别喜欢吃这种小虾米和泥鳅,看到这么多,也是高兴得很。

马车来回跑了四趟,大人们跟车扛了两趟。

李虎虎十七八,算不得大人,干活也很麻利,得益于李德章(李虎虎之父)不揽家事。

直到一点多,所有的鱼都运了回来。

据曾在乌梁素海打过鱼的李拉住估计,足足有四千斤,按照每斤三毛钱,那就一千多的收入,等他算完,李家人都惊呆了。

不过想太多了,你现在出去卖,一个投机倒把的帽子马上给你戴上。

鱼也会被没收,所以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