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都市言情>二拴的一九七八> 第四十四章 李德章走了(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四章 李德章走了(四)(1 / 2)

“画材”一般在入殓的第二天就开始了。

棺材打好后暂时不油漆,等用的时候才油画上漆。

棺身一般漆成深红色,大头要彩绘。

色彩以蓝色和白色及二者相间的颜色为主。

绘云纹鸟兽,没有定例,全靠画匠发挥。

画材的钱按照习俗,由闺女们分摊。

事宴的吃喝是个问题。

王得用、李德财、李拉住、李拴住、李虎虎和她妈一起商量了半天。

决定不摆谱,也摆不起,采用中等的饭菜来招待客人。

毕竟还有三个儿子,面子是要的,不能太寒酸了。

出殡正日子中午摆席。

一凉(豆芽)一热(扒肉条),大烩菜供先管饱,酒水。

供先,大馒头,约有普通馒头两个半大,出现在丧礼席面上,有供奉先人之意。

头天中午大烩菜供先,晚上和正日子早上粉汤炸糕。

低档的事宴叫“二五眼儿”事宴。

吃了舀上形象的描绘了事宴用餐场景。

上菜是没有的,基本是自给自足。

早来的客人和帮忙的家人有啥吃啥。

同姓家人是不搭礼的,叫“戴孝帽吃糕”。

一般出殡头天晚上一干亲戚聚在一起,主要指的是本家出嫁的近亲闺女或外甥女儿。

本着替主家分忧的原则,承担一些费用。

比如画材、凿银锭、纸扎和鼓匠等。

商量结束后有个宵夜席,席面丰盛与否取决于出钱多少。

辛苦了几天的厨工也可以在宵夜席上借上菜之名讨几份赏钱,钱都由女婿来出。

凿银锭据说是祖师爷给徒子徒孙留下来的吃口。

除了割棺材的费用外,凿银锭是另外收费的。

在棺盖与棺身结合部,上下开对应的榫卯结构槽。

前后居中各一个,左右各两个,开在三分之一处和三分之二处。

结构槽组合起来状如竖放的银锭元宝状。

元宝中间微凸部分与棺盖棺身结合部齐平。

凿银锭就是把事先做好的六个银锭状木头块钉入槽内。

棺材就揭不开了,用于预防盗墓,出殡前现场开凿银锭槽,现场将银锭钉入。

这一晚上很热闹。

由于外嫁女每家每户光景不同、性情不同和出手大方程度也不同。

加之大部分项目按照关系远近分级平摊。

经常为三块两块吵得不亦乐乎,不过也是最考验人性的。

还有个风俗,非本村女婿为宵夜加菜,允许去本村嫂子家里偷鸡。

得手后一是拿钱赎回,二是直接炖了,取决于商量结果。

当然选择被偷人家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薄有积蓄且为人大方是前提。

鼓匠就算了,花不起那个钱,要四五十元。

虽然村里也有请的,可那是喜丧,但终究请的不多。

前几年破四旧更是想找个鼓匠都难。

按照旧俗,如果不清鼓匠过来热闹热闹,会被人笑话的。

“连个动静也没有就悄悄儿的埋了”,潜台词就是“后继无人”。

旧社会,鼓匠被归到下九流之列。

是走千里路吃百家饭的营生,都是吹在前吃在后,永远进不了家、上不了炕。

有句不好听的话,叫做“王八戏子吹鼓手”。

热闹了两天的家又恢复了平静,外嫁女们都要回蒸供先。

像李之重的两个姑姑和两个出嫁的姐姐,需要蒸制十二个供先。

不过事宴后要回礼六个。

李三虎的三个姐姐除了十二个供先外,还需要蒸制三牲祭,面制的猪牛羊,用于献祭。

阴历十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