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宋士> 116章 风云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6章 风云动(1 / 3)

府州石山之巅,一座险塞依山临河,巍峨险峻,这便是大宋北部边塞重镇府州城。

唐时,党项羌族折氏迁徙至府谷,自五代后唐时期以来,府州城曾被多次修葺,一直沿用。

府州、麟州、丰州紧邻西夏,屡为侵扰;边塞之地,蕃汉杂居,蕃部叛复无常;府州又是良马贸易中心,大宋缺马,朝廷依赖折家军供给战马。 因三州地势重要,又处于黄河以西,所以被称为河外三州。

由于战略地位紧要,府州由镇而县,由县而州,由州而军,最后升为节镇。折家熟稔边情,宋廷便命折氏世守斯地,世袭府州,用其部曲,食其租入。二百余年间,折氏总揽军政大权,凡七世十四人。无名边鄙之地扶摇直上,成为大宋的“特别行政区”,也算是朝野一大奇观。

折氏出自北魏拓跋氏,自南北朝时起便是黄河上游的世家大族。唐末至北宋二百多年,折氏镇守府谷数百年,抗击契丹、抵御西夏,从州城始建,府州城即为大宋北部边陲著名的军事要塞,宋、辽、西夏、金曾在此多番鏖战,可谓是黄沙千里,寸寸皆血。

府州内城依山而建,险峻坚固。北城一线咽喉,东、西下临深涧甘露沟和马家沟,南阻黄河,正南门在悬崖上,正西门更是石崖崇耸,险峻异常。唯一可惜的是城内无水井,军民只能从东南两座水门汲河水为饮。

仁宗年间,府州通判张旨顺山构筑外城,长五里,高度多为两丈左右,城外沟壑相连,外城墙外侧陡险,墙体夯土而筑。内城和外城南北相望,辅车相依,兼以地形之利,乃是州城的坚屏强障。

如今这府州外城城墙,许多处已经坍塌,刀砍火烧,污血肉渣的痕迹到处都是,城外的空地上,横七竖八,层层叠叠,到处都是僵硬冰冷的尸体,就连城墙外巨大的壕沟也都被残肢断体填满。城门口和城墙内外尸体层层叠叠,堆起一人多高,可见战况之惨烈。

残破不堪的旗子,散乱丢弃的木梯,随处可见扔在地上的檑木滚石、刀枪盾牌,尸体上满满的羽箭,血污、内脏、断胳膊断腿。秃鹫在天空盘旋,伺机填饱肚子,野狗成群出没,隐藏于枯草之中,蠢蠢欲动,天地间充满了残忍的死亡味道。

雪慢慢下了起来,越来越大,渐渐整个天地间白成一片,也暂时遮盖了地上的狼藉和丑陋。 夜色慢慢暗了下来,城内不时传来百姓难以压抑的哭泣声,让州城更增添了几分凄凉和死寂。

这些日子来,金人在河外三州攻城略地,许多堡寨已经被他们攻下,到处都是杀戮和鲜血。

一万多折家子弟兵,据城而守,金人反复来战,只是今日一战,折家军竟然死伤了两千多人,轻伤无数。真不知道这金人要干什么,像发了疯一样,舍命攻城,完全不顾部下汉儿的伤亡。

麟州也是一样,外围堡寨大多失陷,麟州城处在金人的层层包围之中,整日血战,争斗不休。

丰州已经被金人攻下,保宁堡、永宁寨等都已经被攻破。金人所到之处,堡寨皆破,堡民寨众均被杀戮,妇孺老幼都成了刀下游魂。

战死的将士,已经被军中草草安葬,连个墓碑也没有留下。大敌当前,人人自危,谁也不知有没有明天。幸存者没有时间去悲伤和缅怀亲友至爱,只有匆匆擦干眼泪,收拾好心情,迎接下一次你死我活的血战。

攻城拔寨、拼死在前的金人士卒,多是云中“山后九州”的汉儿,而女真骑兵则是驻远观看,一旦有机会,则是羽箭驰飞,支援汉儿攻城。这些日子下来,史上的多为汉儿步兵,女真骑兵却并未伤到分毫。

守城的折家军将士恨得牙痒痒,也只能握紧了刀枪,拉圆了硬弓,拼命厮杀。不知道女真人给了这些汉儿什么好处,竟然能让他们如此心甘情愿地卖力搏杀!

每日和这些汉儿激战之余,总能看到城外的女真铁骑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