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都市言情>有故事的干货> 第24章 东北人在杭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 东北人在杭州(1 / 2)

这一章的一开始,我先来科普一下东北这个地方的人们。我个人认为,东北人的热情不能说排全国第一,但是至少可以排进全国前三。如果你到了东北,你的当地朋友必然会热情款待,如果你在他乡遇到一个东北老乡,这种热情的程度只会加倍。

东北人的热情主要体现在“吃”这件事情上,但是这个“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并不是简简单单吃一顿饭这样敷衍。东北人的热情体现在对待外来的朋友,同样也体现在对待自己人身上。每逢年节,东北人开始走亲访友,登门造访手不能空。比起精致的手办礼,东北人上门做客送礼更讲究实用,那么什么东西最实用呢?正所谓民以食为天,所以这大包小包拎着上门的礼品之中有一多半都是吃的。我粗略的统计过,去我父母家做客的亲戚朋友,大概率携带的都是鸡蛋,牛奶,米面粮油,水果,生鲜,总之离不开吃就对了。所以东北人的热情,是从两方一见面就开始的。至于到了正餐的饭桌上,更是丰富异常,丰富体现在菜品的种类,异常则是形容饭菜的分量。在东北,餐桌上的盛器除了盘子,还有钵子,盆子,夸张的时候一整个锅都端上餐桌也是正常现象。

上文中提到了,我们偶遇了我们的老朋友徐姑父一家,因为徐家妹妹就在杭州工作,所以在这边租了房子,我们今天就是要去往徐妹妹的出租屋做客。

约会是从前一天晚上就开始了的,为了确保我们能够顺利抵达,徐姑父晚间打来了一长串的微信留言,详细的介绍了从我们的民宿到出租屋的路线,在哪里下车,抵达后提前告诉他,他会前往地铁站接我们,又言及天气,叮嘱我们天气寒凉,多穿衣服。然后又说道徐妹妹已经采购了所有的食材,让我们不要乱买东西,只管带着肚子过去吃,就对了。一整段的对话下来已经是深夜了,我们既感慨这父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又有些期待明天的这场小聚。

说不买东西,我们嘴上答应的好好的,但是怎么会乖乖的执行呢?我灵机一动,探查了一下地铁的路线,发现沿路有一站经过一家大型商场,刚好解决了我们无法采购礼品的困扰。既然正餐不归我们负责,那么下午茶,水果点心多备一点总是没错的,徐姑父能够喝点小酒,再搬上一箱啤酒总是要有的。一来二去的,我和张先生的手里便拎满了包裹,ok,准备就绪,出发。

抵达徐妹妹的出租屋,照例先是寒暄和打招呼,然后就是落座,饭菜已经基本准备就绪了。不得不承认,我们虽然做足了心理准备,但是依旧低估了徐姑父一家的热情。饭桌之上有鱼有虾,烤箱里香飘四溢,各种烤串和整只整只的烤鸡腿散发着豪横的香气。别看徐妹妹从事的是时尚行业,人也长得漂亮,但是内心里果然还是东北人的性情,不仅仅有一身的好厨艺,出手也是十分的大方,每一份饭菜的分量,都彰显着东北人的豪迈。

我和张先生看着一桌子xxxl加大码的菜肴,不自觉的倒吸一口凉气,还能怎么办呢?吃,甩开了腮帮子吃,才是对东北人的待客之道的最好的夸奖。

我们原本以为,这就结束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一次老友重聚,已经接近完美了。没想到啊没想到,这还只是刚刚开始。既然此时还在春节之中,那便少不了东北人的最爱,饺子。徐姑妈张罗着,让我们晚上也不要走,就在这里吃饺子,再加上这一天外边依旧是阴雨天,户外的行程也确实不适宜,我们盛情难却,就这样又凭空多了一顿晚餐。

“下午也没事儿,姐姐,我带你们逛街去啊。”徐妹妹建议道。

徐妹妹的出租屋距离万象城不远,我们一拍即合,出门逛街。一来可以消消食,赶在饺子上桌之前,我得先把鸡腿消化了,二来哪个女生不喜欢逛街呢。

大连还没有万象城,先把杭州的逛逛也不错,只不过一圈万象城逛下来,购物欲望没能得到释放,手里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