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战场合同工> 第4575章 步兵战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75章 步兵战车(1 / 2)

这些奥鲁米联邦军的步兵战车,也并不是什么很新的型号,而是一些已经过时的b系列步兵战车。

这种前苏联的b系列在其竞争对手中一向以火力强大著称,b1装备一门73毫米口径的2a28低压滑膛炮和at3反坦克导弹。同时期美国的113只装备了一挺50机枪。

而1976年左右投产的b2装备了一门30毫米口径的2a42机关炮和at5反坦克导弹。与b2同样火力等级的布雷德利装甲战车美军要等到1983年才正式服役。b3更是同时装备了一门100毫米2a70滑膛炮和2a72机关炮。可见b系列的火力有多么恐怖。

b系列同样是机动性的追求者。b系列的行驶里程都达到了600公里,而美国的113和2布雷德利都只有400公里。b系列也都要求可以随时泅渡,而这一点西方的步兵战车都恐难做到。因为前苏联的陆军是一支攻势陆军,其装备的步兵战车被要求能够有相当的单独战力,而且可以支持军队的长途奔袭和进攻部署。

但是这种火力和机动性的强大并不是没有代价的。b系列,尤其是b12的防护性非常不好,在其侧面用50机枪弹就能够击穿。这种重火力和机动的攻势性设计在冷战这种大兵团作战的思维下并没有错,但是当后来苏俄军在面对阿富汗和车臣的战场时,这样的设计开始显得力不从心了。

苏军在阿富汗战争时随步兵作战的步兵战车在面对轻型反坦克火力时不堪一击的弱点就已经暴露了出来。在1994年的第一次车臣战争中更是暴露无遗。

在经典的131摩步旅的战例中,因为受到了伏击,第131摩步旅损失了120辆b中得102辆。如果说坦克更多的是执行野战突破任务在巷战中损失高还情有可原的话,本就应伴随步兵在各种情况作战的步兵战车有那么高的损失就显得不应该了。

所以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之后,俄军就意识到他们急切的需要一种具备厚重装甲,之前的一些b步兵战车已经到了淘汰边缘。而奥鲁米联邦恰恰使用的是这样一类淘汰货色。

奥鲁米联邦军最初的想法是,在当时的非洲战场上,他们的大部分敌人使用的主要反坦克装备还是rg7及其衍生型号,连rg18,22恐怕都难以得到,更不要说更先进的反坦克导弹。所以他们并不担心防护不足的问题。

而他们没有想到,这些起义军其实拥有比rg7先进得多的反坦克武器。美国人暗中支援了铁锤一部分rg29。

n7火箭筒和g7vr火箭弹的班用反坦克火箭筒,1991年苏联解体后曾经大量流入第三世界国家和恐怖分子手中。

n29,又称吸血鬼,可以发射105的火箭弹,它类似于卡尔古斯塔夫,可以说是一枝滑膛式无后座力炮。。这种作战武器配备了光学瞄准具于夜视仪,并采用了先进的串联装药设计概念。

虽然在理论上,其破甲厚度不足以在正面击穿一般的第三代主战坦克。

但实际上,在近距离巷战中,即使拥有主战坦克级别的装甲,在面对100200米之外,或是从更近的楼顶打来的rg29也不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挑战者2主战坦克,以及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都有过被这种武器击毁的记录。用这个rg29来打击步兵战车,其实是非常管用的。

随着佣兵们和安莫尔战俘们开始接手反击,情况开始有所好转。对面的奥鲁米联邦军,先后有多辆b步兵战车被反坦克武器击中冒烟。

前方稳住了阵脚,后方佣兵们的少量火箭炮和迫击炮也开始逐渐开火。各种炮弹撕扯空气,发出怪啸声,爆炸了,尘土、石头、弹片四外飞溅,黑烟柱顶住了天。飞在高空的子弹发出尖啸怪叫,打在身边的子弹噗噗地钻到土里,土地被子弹打得冒起一朵朵的土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