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都市言情>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一百零五章 疯狂的名士们(第二更,五千字,一会还有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五章 疯狂的名士们(第二更,五千字,一会还有更)(3 / 5)

兵。

两千匹拉车或是拉物的驮马,刘琦在襄阳附近随随便便的就可以征调出来,但两千匹能上战场的战马……

就是集南郡、江夏郡三十二县官民之全力,怕是也凑不出这个数量。

有这样的一支骑兵作为保障,与少有精骑的南军交手,胡轸半年来却还拿不下孙坚……

还三番五次的折损兵将,他的威名如今在西凉军中可谓扫地。

孙坚这块硬骨头,胡轸本来已经不打算再啃了,他只是率领兵马在阳人县的北面驻扎,谨慎的盯住孙坚的动作,只要防备他不能够进驻雒阳,那对于胡轸来说就是胜利。

但很可惜,胡轸的计划因为荆州人上书给天子,谏言立东西两京的事而宣告破产。

荆州刘氏的奏疏到了雒阳后,立刻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朝中百官很多人的根就扎在雒阳,他们根本就不想跟董卓去长安,只是他们没有理由。

荆州来的奏疏,仿佛是给了他们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他们开始疯狂的上奏,请求天子保全雒阳的宗庙,为巩固汉室根本而立两都朝堂。

这样就有理由将家族留下……

董卓的目地是要迁都,那就让他迁,无所谓。

但朝臣们和司隶本土士族的根都在雒阳,盘根错节,个中利益牵扯巨大,自然是没有人想迁移走的。

如今东西两都的事情,算是给了朝臣们点名了一盏既不用反对迁都,又可以保全各族在雒阳产业的明灯。

于是,以代表各州士大夫利益的朝臣们代表,纷纷开始暗中运作……

而也有人将董卓在西凉迁民擅杀的流言传至雒阳民间,使得雒阳本土的豪族们也是群情激奋,一时间将雒阳立为东京的浪潮在民间沸腾。

迁也是死,不迁也是死,那为何要迁?

大家开始反击了。

董卓虽然想迁都长安,但他并不是只想将朝廷迁移过去,雒阳城的人口资源,包括在此处的财富,董卓都想要,他不想让关东群雄捡现成。

但如今朝廷和民间都是扬言要保留东京朝堂,那董卓若依了他们,便只能迁移和东汉政府有关系的朝臣和太仓,武库等,而城中的士族大夫和百姓,他就没有合适的借口去动。

这当然违背了他的宗旨。

暴怒之下,董卓在雒阳又是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敢言立东西两京者,杀!

但很显然,雒阳的士大夫集团在绝境之下,因找到了一丝希望后,其求生欲望反而更强。

杀仿佛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

整个雒阳,包括司隶的士族全都爆发了。

在立建立两都的问题上,司隶士族在汉朝所蕴藏的能量,终于逐渐展示了出来……

首先,是由董卓一手扶持起来的司空荀爽,拖着病恹恹的身体上了朝堂。

他当殿直言上疏,言‘雒阳乃大汉中兴所,八世帝都,不可妄废宗庙,当保留朝堂,全祖宗社稷,以慰光武’。

荀爽已是病入膏肓的将死之人,他在这个时候敢当堂发言,就说明他已经是抱了孤注一掷的心思。

而这种言论,荀爽若是没有信心得到其家族的支撑,他也是断断不会在朝廷上言之的。

荀爽站出来发言,只是一个开始。

紧接着,五官中郎将陈纪也站了出来,亦是发声支持荀爽。

颍川陈氏,和荀氏一样,亦属天下望族,而陈纪身上更是有着‘三君’的光环。

汉时,士族大家互相标榜,彼此互相捧赞,多有八俊八顾八厨八及之称谓,并赠之以不同的人,就好比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名号,已经被不同批次的人用过了,同一时代都不止八人。

东面有八俊,西面也可能也冒出来八个互相标榜为八俊的人,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