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游戏竞技>[综历史]衣被天下> 第136章 第 136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章 第 136 章(1 / 5)

在很多后世人的印象中, 三国故事完全是被《三国演义》所带火的,要不然那短短六十年的故事在华夏五千年的长河中不过是沧海一粟,哪里就值得被称颂至今。

也因此, 罗老先生因其“同人带火原作”的巨大成就在后世被戏称为我圈祖师爷。

但事实上在大明, 并非是罗老先生带火三国,而是三国故事带火了罗老先生。

巴蜀之地文人荟萃,而出自巴蜀的文人自然会为了老家的名人打call, 加上唐宋之时常有文人避战入川,并在此地得到当地浓厚的三国文化熏陶, 而他们离开的时候自也带上了这些故事。

于是诞生于蜀地的刘汉故事以及背后的刘关张、诸葛亮等故事及其传说便伴随着在这里避乱过的李杜, 以及生长于此地的三苏走到了主流上。

有这几位的带动,加上三国的故事的确能打,又有宋时政府避战思想以及元时无形的精神压迫,种种因素便导致纵横睥睨, 文治武功、阴谋阳谋、名字好记国家数量少的三国走入了每个人的世界中。

咳咳, 国家少这点也很重要, 要不然论阴谋阳谋和历史精彩度, 五代十国比之也丝毫不输,但将这段时间的几个国家背一遍,大部分人就会摆摆手表示没兴趣了。

不过虽然三国在民间极为有名,随便抓个人都能说一两个典故, 但因为民间讯息获取不易,所以大部分民众虽知三国, 却不知前因与后果,有的人甚至连三个国家为什么会打起来都不知道, 多半都是东一耳朵西一耳朵, 知道个大概罢了。

因此当罗贯中写出前后连贯, 剧情完整丰满的《三国》时,可想而知其热度和受欢迎程度。

但叫好和叫座是两码事。

尽管木白的书局使用了最新的刻印方法以降低成本开销,但一套三国足有六十余万字,要买齐一套那得是土豪中的土豪才舍得。

就连在大明的神经中枢应天府里,大部分的书客都是择一二本采购,要看前言后续得去好友那儿租阅,更别提经济实力略差的外地了。

这年头舍得花钱买话本的到底是少数,而这其中肯花钱买这巨著的更是少数,某种意义上来说,此前那些拒绝罗老先生的书商对这个市场并未估算错误。

因为干扁的荷包和识字能力约束的关系,大部分群众还是更愿意选择花上一盏茶的费用去茶楼里蹭个说书先生。

一边听人说故事,一边和同好聊聊剧情,可不比在家里一个人看书有趣的多。

但市场就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当大家都养成了去茶馆听故事的习惯后,对实体书的需求又增长了起来。

想要看书,但嫌太贵。

想听故事,但是去不了茶馆。

有没有既可以看话本,又没有那么贵的办法呢?

有市场就会有需求,一样东西很快就响应着民众的需求出现了,那就是如今放在福建布政使司桌案上的几册书籍,名曰——《三国志通俗演义·精简本》。

是的,当木白因盗版深入研究福建本地的市场后,他哭笑不得的发现虽然当地的书商很认可三国的吸睛能力,一整套三国原书昂贵到书商也不舍得购入。

但又想要吃蛋糕、又不舍得花钱买,又不好意思蹭试吃的福建书商们就做了一件创新力十足的事情。

他们跑了n家店去蹭试吃。

简单的说,就是这些盗版商们将原著中较为经典也比较重要的段落节选出来重现编纂,原著中的许多副线、配角、小型战役都被删去,留下的则多是脍炙人口的段落和重大事件,当然,还有民众最爱的英雄美人环节。

如此虽然会损失些许逻辑链,但于剧情大体不差,这样的一套精简本虽然体量依然不小,比起原著上却要好太多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