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都市言情>国际倒爷,从海上贸易开始崛起> 第二百二十五章:唯有留守,逃过此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五章:唯有留守,逃过此劫(1 / 2)

当局认为,目前国内的硅片紧缺,月产两万片,不可能出现滞销的情况,提出了包销承购,撮合他为华晶供片,以单片80元的价格收购。

无锡华晶,前身是江南无线电厂,在80年与东芝合作,引进5微米全套生产线,主要生产东芝的ta7680,7698二合一两片机,为国内各大彩电厂家供货。

恰好,林岭东还是比较熟悉的,也并不怎么感冒,厂子虽大,可毕竟技术落后,可还不如林岭东的班加罗尔生产线。

他建成之后,虽产能捉急,可毕竟精度在那里摆着,远不如返销印度,搞点单片机销售增加利润。

为什么不给华为供货?

很遗憾,华为并没有自己的光刻机生产线,他只是自研芯片,自91年搞出sd502之后,交给台积电代工生产,可93年这一段,正处于任老总最艰难的时期,正忙着跳楼呢,主力产品被淘汰,距破产只差一步之遥,搞得焦头烂额。

林岭东摇头道:“硅片是很讲良品率的,我在班加罗尔的生产线,单片的良品率达到80以上,远不是国内这些可比的,足够切出100枚芯片,再翻一倍的价格都不够。”

罗主任被堵了一下:“你也要考虑长远嘛,这可是我好不容易争取过来的,对方是狗大户嘛,吃片凶,你只要点头,每月就能有100多万的进账,怎么算都不亏。”

林岭东嗤之以鼻,太低了!100多万,他每个月电费都要50万,除了工资外还能剩下什么?

在印度,是这个价格的一倍,能卖到430卢比一片,折合20美元左右。

一片的价格,就能抵得上一个劳工的月工资。

“我投资500万美金,可不是为了10年回本,如果是这样的投资,我宁肯不做。”

罗主任急了:“我知道偏低,可只是加个保险嘛,让你没有后顾之忧,放开手脚来搞生产。”

林岭东回道:“好意我心领了,可你们也要理解我的难处,我没那么多时间来铺开市场,在生产初期,肯定要返销印度的,我印度的渠道,和工厂自用就可以完全消化,不能出口,我的产品就会积压,资金回不来我连电费都交不起。”

“低价包销,我是绝不会考虑的,我的产品奉行高价策略,精品计划,市场价100块我要卖200块,让客户接受我的产品,需要时间去实验,需要一个缓慢的开拓过程,不能返销母公司,我在这里建厂有什么意义?”

在经营策略上,林岭东奉行高端,只有高端和品质才能让他走得更远。

脱离了印度母公司,大陆的硅片厂,够呛。

很容易被国内的同行低价挤垮。

林岭东坚持不让,反复协商之下,对方终于让步,同意了50以下的返销份额,但只能返销印度,还需要专项审批。

华晶方面,看来是缺片缺急了,主动涨了20块钱的价格,承诺检测良品率70以上,便以100元单片的价格收购。

林岭东这才满意点头。

将华国市场,与印度母公司连接起来,才是他目的所在。

不能沟通的海外资产,很难迅速壮大。

耗费了半个月时间,项目才总算敲定,到龙华工业区看地皮,此时的龙华还是一片农田野岭,工业区规划了1000多亩的土地,可就那么几家工厂,围绕着白鸽湖修建一圈儿,有80以上的土地还未开发,唯独一点比较合适,在白鸽湖旁边,修了一座火力发电厂。

此时的深圳,大亚湾和岭澳的核电站还没开始修建,到处都是这种小型火电站,还时不时的限电供应,都工厂来说挺蛋疼的。

有这么一座电厂在,又提前签订了不断电的条款,可以安心发展了。

挑的土地,也挺刁钻。

就在富世康旁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