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海上升明帝> 第745章 朝日鲜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5章 朝日鲜明(1 / 3)

海上升明帝第745章 朝日鲜明

朱以海是知道高丽长城的,也叫千里长城。

不过这个千里,是高丽里,实际上是七百四十里左右,这条长城防线始建于高丽德宗在位的公元1033年,距今六百一十六年了。

最初是高丽王朝为夺回鸭绿江东的保州城,才临时决定修建的边境石壁堡垒。后来为了防止辽国南侵,工程不断推进。

高丽长城很快就衍生到西起鸭绿江入海口,同时连接北部威远、静海、兴海、宁德等十三座边城,直到半岛的东朝鲜湾咸兴附近海岸为止。

这道高丽长城,此后直到元末明初,都还一直是朝鲜与中原的边境线。在元宪宗时,高丽人赵晖和卓青联合叛乱,杀了和州官吏,并将和州以北之地献给元朝。

元朝遂在和州设置双城总管府,命赵晖为总管、卓青为千户长,此后,高丽长城东段,便不再是国境线,元朝在长城东南设立双城总管府,元、朝的边境线,就是双城总管府,双城总管府的最南界,为铁岭卫。

“元末时,红巾军北伐,其中关铎一支攻大都不下,便进军辽东,破辽阳,然后又攻入朝鲜,还破了朝鲜都城,不过最终因为远征后勤不济,为高丽大将李成桂所败。”文安之讲道。

朱以海是知道这个事情的,当年关铎和潘诚率军四万北伐,最后一路打到朝鲜,攻破高丽王都西京平壤的时候,朱元璋还没拿下南京呢。

二十七岁的李成梁在此战中崭露头角,以两千精兵先截断了红巾军后路,断其粮饷,然后诱红巾军出城作战,最后高丽大军杀到,红巾军大败。

李成桂就是出生于双城总管府铁岭的一个高丽地方豪强之家,李成桂是踩着红巾军成名的。

甚至高丽王朝,还趁着红巾军把元朝在辽东大败元军,而趁势就把空虚的鸭绿江下游的全部土地都夺取了,后来李成桂率军杀回王京,把高丽国王给推翻,自己篡位称帝。

并趁机将鸭绿江上游的女真和长白山女真征服,把版图扩张到了长白山。

而中原也由朱元璋一统。

李成桂夺取北境后,向大明上书请求修好。

朱元璋此时才发现,元朝在朝鲜北部的直辖领土,也就是原高丽长城以北,以及东南的双城总管府,全被李成桂趁机占了。

朱元璋于是打算重置铁岭卫。

此事引的李成桂巨大反应,立即挥兵数万北上,准备不惜跟大明一战。

后来朱元璋为了全力收复云南,最终选择保留铁岭卫,但北迁到鸭绿江以北,设立在辽宁。

一直到了朱棣继位后,招抚东北女真各部,设立奴儿干都司,此时朝鲜已经越过长城边境,把长城外直到鸭绿江、图们江的北地,侵占许久了,他们甚至攻灭了在此地的女真各部的据点。

面对这个情况,朱棣没有再发兵南征,而是承认了既定事实,和朝廷约定以鸭绿江为界,北属大明南属朝鲜。

这段历史,朝鲜史载太宗赐土。

太宗自然就是明太宗朱棣,只是后来嘉靖把朱棣改尊为成祖。朝鲜人对这段历史,意思是太宗仁厚,把这块地赏赐给了我们。

这也是他们占据的法理依据,太宗皇帝赏赐给我们的,你们大明总没理由再要回去。

后来明宣德年间,朝鲜世宗又发动猪婆江战役,将图们江一带的女真人据点悉数攻破,和明朝正式划江而治,也从此确定了明朝边界线。

不过当初朱棣为了监视朝鲜,特意在鸭绿江北和图们江北,设立了建州三卫,本意是防止朝廷人得寸进尺,却没料到为大明埋下隐患,最终建州女真坐大,居然入关中原。

可以说,当年红巾军北伐,重创了元朝在辽东的兵马,尤其是把高丽北境的元军打没了,这让高丽后来捡了个漏,趁机把边境线往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