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海上升明帝> 第753章 心怀不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3章 心怀不轨(2 / 4)

若是在以前,身为东林领袖的钱谦益,是绝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为皇帝摇旗呐喊的,可现在却必须得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

朱以海看了眼底下的吴三桂。

“凉国公以为呢?”

吴三桂入朝后,这是第一次参加廷议,他现在是前军左都督府的都督同知,凉国公爵,加少保衔,还有辅国大将军阶,看着好像挺威风。

可吴三桂现在就是条被剁了爪子拔了牙的老狗。

虽有都督同知职,但皇帝特旨,让他在讲武堂参加高级武官进修班,不用去前军都督府理事。

也就是空有职衔,而没有实权,那个高级武官进修班,有不少武官,基本上都是非天子嫡系的将领,有许多原是外镇,甚至流贼土寇出身的,现在来此进修,其实就是被剥夺了实际兵权。

进修班的课并不好上,不仅天天要上忠君爱国课,甚至还要学什么绍天正音官话,又要练字。

真正专业课不多,基本上就讲解皇帝指挥的御营打过的各个战役,一场场的复盘推演。

在吴三桂看来,皇帝虽然五年光复天下,但他打的那些仗没有一个能称的上惊艳的,都十分平庸,真让他心里佩服的也只有天子刚起兵时的那三个月,能在这么短时间里拉队伍,然后说服几员大将,甚至最后带着一支兵马出人意料的渡海北上三吴,而不是去绍兴倚江而守。

吴三桂入京后,还没见过天子。

他也请求面圣谢恩,可皇帝根本没理会。

今天被突然告之参加廷议,也是出乎意料。

此时突然被天子直接点名,吴三桂甚至有些走神,回过神后赶紧起身,向天子请罪。

朱以海瞧着吴三桂,比自己也就大几岁而已,从民族国家来讲,他背叛国家是个汉奸,从个人道德来看,这人不忠不孝而且屠城滥杀。

他是商人之子,也是将门子弟。父亲吴襄本是个马商,后来投军,再联姻辽西将门祖家,得以迅速在辽西发迹。吴三桂在这种风起云涌的时代,靠着家族的关系,也凭着自己的勇武,确实很了得。

二十岁当上游击,二十三岁参将,二十六岁副总兵,二十七岁就担任了总兵。

但朱以海很清楚,吴三桂绝不是那种全凭家族关系而上位的纨绔子弟,这人确实是非常有本事的,不说他孝传九边出城救父之举。

就说他在好几个关键节点上的选择,就说明了这人不简单。他几次重要节点选择,第一次自然就是勇敢的带着一队家丁出城去救城外被清军包围的父亲,既勇且孝,一举扬名。

之后松锦大战时见势不妙,果断逃跑,也展示出了一个枭雄本色。

后来在山海关,先降顺又降清,更是透露出他的眼光和果决,他能清楚的判断出崇祯救不了,李自成成不了事,满清终将入关这些。

就如当年他在崇祯加封他平西伯,让他率关宁军撤入关中勤王护驾,他却故意在路上磨蹭一样,后来鞑子被朱以海打的节节败退的时候,吴三桂也是再次翻脸无情,最终弃虏降明。

而且吴三桂还有一点,他爹被李自成控制在手,他都能够毫不顾忌的降而复反,至于爱妾陈圆圆更不值一提。

这是一个狠人,曾经拜太监高起潜为义父,也拜洪承畴为老师,在那混乱的时代,他一个年轻人,能够迅速窜起身居高位,却又不全凭关系。

他不管在谁的手下,不论是洪承畴还是崇祯又或李自成、多尔衮等,都没有谁能够真正拿捏他,在投朱以海之前,他手里始终握着一支足够的力量,让别人对他投鼠忌器,甚至得大力拉拢。

他永远头脑清醒,绝不会对任何人忠诚,该背叛就背叛该抛弃就抛弃,毫无道德负担。

而且他确实很能打。

甚至连秦淮河上最有名的名妓陈圆圆都被他收入囊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