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三百一十二章 赚钱嘛,不寒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二章 赚钱嘛,不寒碜(2 / 4)

,停止宝源局大规模铸铜钱有关,永乐通宝在海外横行无忌,很多地方都用通宝,并以此为资财多有囤积。”

“朝臣反对铸铜钱,认为铜钱外流,这最终宝源局不再铸造铜钱,咱大明在海外,就只是一个臆想之中的大明了。”

“看不到,也摸不到,自然毫无恭敬之心。”

李宾言的意思是永乐十八年之后,停止铸造永乐通宝,最终导致了大明在东南亚影响力的缺失。

换个更容易理解的话,意思就是美刀从全球货币体系,主动的、自发的变成了本国货币。

这种影响力的缺失,显然也是致命的。

李宾言看着陛下并未动怒,并且颇为认同,便继续说道:“陛下,在市舶司内,有人用银币换倭银,然后运至京师,再拉到宝源局换银币,这个买卖有人在做。”

“既然是得利,为何不能是朝廷呢?”

朱祁钰看着李宾言,这山东一趟,李宾言从坚决反对与民争利和支持势要豪右之家参与铸币,变成了坚持支持与民争利,而且要大肆争抢,旗帜鲜明、明火执仗的得利。

可以想象,李宾言这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

朱祁钰点头说道:“好,好一个既然得利,为什么不能是朝廷!”

“朕不让南京宝源局换银币,目的是为了南北货物沟通,一如盐引在宣府、大同之用。你这个提议很好,朕准了。”

朱祁钰不打算跟外廷商量,户部尚书金濂,要是不同意的话,这个利,他就自己赚去!

按照大明银币的现在行价,一枚能换二两银子,他还要往里面填六钱锡铜等物,换回来,屯集起来,怎么都是赚的。

值得注意的是,银币的价格正在趋于稳定,从最开始一枚当二两银子花,变成了一枚银币等于一两银子。

但是在欠缺银币的地方,比如密州市舶司,依旧是一枚等于二两银子。

这是个发财的好营生,尤其是海贸缺银币极大的情况下。

银子、银锭、银铤毕竟不方便,成色、工艺、重量各地不尽相同,而且不能在大明境内使用,但是银币就完全没有这些顾虑了。

这个营生能赚很久。

李宾言松了口气,陛下还是那个陛下,不惜身、更不好面儿。

天子尊贵,屈尊降贵赚一些铜臭之物,看似有失体统,看似有些有损皇帝尊严。

但是没有钱的皇帝岂不是更没有尊严?

一如不得不筹款打仗的朱由检,自己媳妇的钱都被老丈人给黑了一半。

打仗、营建、安民、赈济哪一样不要钱?

而且这等生意,不比宋高宗赵构,当初在临安城做粪霸要强得多?

赚钱嘛,不寒碜。

朝廷不能没有钱,皇帝手里也不能没有钱,陛下说的很明白了,财富也是权力。

李宾言内心焦虑的两件事,都在陛下这里得到了妥善的解决,至于内帑和国帑怎么吵架,那就不是李宾言关心的问题了。

“臣告退。”李宾言离开了聚贤阁向着官邸而去,此一去便是两年,家人除了去年过年见了一次,就再未见过了。

朱祁钰看着李宾言的背影,笑着对兴安说道:“虽然李宾言憨直了一些,不过也是堪用之人啊。”

兴安犹豫了下说道:“陛下,昨天夜里,仁寿坊有一面坊墙脱落了,好巧不巧,居然脱落成了真武大帝的模样,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很多百姓惊奇,都去看了,还有人焚烧香烛等物。”

朱祁钰一愣,随即问道:“兴安,你信吗?可以脱落成惟妙惟肖的模样。”

自然脱落成真武大帝的模样,还惟妙惟肖,这是在糊弄人还是在糊弄神呢?

兴安摇头说道:“子不语怪力乱神,臣一点都不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