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武侠修真>修行偶书> 第一百二十五章 伏波事了又逢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五章 伏波事了又逢山(1 / 2)

大道无始,天地有终,修行之道亦然,故修行者始求长生,终为超脱。

昔年天地初开,天门高悬九天之上,弥初界之修者须过虹桥、入雷池而过天关,是谓举霞飞升、渡劫羽化。

太古十万载,灭劫启纪元,太古末年,界外天火冲击天门,致使天门崩毁、后路闭塞,弥初界进入混乱纪年。

但是天火陨星也给弥初界带来新生,天火的气机与世相融,滋生灵韵、显化道形,纷乱中修行之法门层出不穷,先有道主,后知超脱,世间法理初定,人族自此兴盛。

上古中期,天道演化极致,帝临极巅,世人称帝,曰:“天下无敌”。而人族也在这个阶段迎来首次大兴,莲花峰上出了三位大贤,传法百家。

三者精研修行法门,同参天道,最终开辟了道主之上,等同飞升的“合道”之境,三人合道之前,留下传承,后世称之为莲花同修会,也就是后来道、佛、儒三教的雏形。

自此人族有了法理之源,跃居天下百族之列,更是协助帝者建立百族会盟,终结乱世。

会盟初立,帝集当世所有大修士之能为,将凌驾于九天之上的、天门废墟所在的那方天地拉入弥初,炼元归一,融入世界本源,使得天下气运暴涨,大道再兴。

同修会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变为三教,人族百位大修士同时化道莲花峰,为人族争得更多的气运,为人族打造不世根基,留下了深厚的底蕴。

弥初之界九天归化,生就壁垒胎膜,一片星空,冥冥天意再开飞升之路,但难度更胜往昔,须形神俱存,方可横渡星海,脱离世间掣肘,谓之“凌虚超脱”。

后至上古末年,帝补天弥灾消厄而无终,彼时法理更迭,青天从此唤苍天,亦是三教修士或当世奇人历千载、经数代,舍飞升而合道辟理,使得天地稳固,未生大劫。

人族也因此成为百族之首,人王亦继承帝果成为天下共主,治理有法,行事有度,深得百族信赖。

然而自太古以来的原第一大族妖族不服人族管教,作为当时第一强者的妖主更是对人王不屑一顾,遂两族开战,重定天下,再后来人族始皇出,踏帝道而使其不复绝巅,三掌压妖主,彻底奠定人族霸主的地位。

更是修整统合天下修行法门,立下修行四境,得诸般飞升超脱之法,才有了如今这般模样的修行世界。

自仙秦崩灭之后,留存至今的道脉多是昔年有前辈合道的道统,真可谓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而近四百年来,武道虽兴,但远未到大兴的地步,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未有前辈高人以武合道,通过更为高远的视角斧正武道,辟理通玄。

但是对于这方面的钻研武道修者从未停止,进而造就了两种主要的武道理念,一者就是残器先生与兵魔所追求的“一化万物,无穷无尽”,另一者就是白西陆施展的“万物始源,众相归一”。

两种理念无有上下之分,高低之别,两者之争只是在于两种理念的可行性,哪一个可以更快达成以武合道才是现在武道大修士们重视的问题,比之当前所谓的“技基”之争,平和得多得多。

双方都是拿出成果进行比对,互通法理,是完全开放式地交流,这两大理念的代表人物,就是妙林寺的方丈“空海”和圣门魁首“罗摩”。

前者行的是众相归一之道,当世刚力第一,曾撼动老君山无穷地脉灵韵,更是将三教魁首玄翁掷出百里。

后者行的是一化万物之道,学贯当世万法,曾以万法凝实化作一城之地,挡住了两位宗师的攻势,隔绝了顶级玄阵的威能,使得圣门众成功退入大荒。

而白西陆则是对于两种理念皆有把握,他以都册道纲为根基所成就的绝式有二。

一者就是收摄金字,破除金鹏、金龙的掌法名唤“洪炉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