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都市言情>低飞英雄传> 第154章:王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4章:王东(2 / 4)

。同样,如此的官职还有“国师”、“帝师”、“祝融”、“巫女”、“钦天官”、“阴阳师”之类种种。

文献上对这些官职都有详细介绍,但从来没有说这些官职由特殊种族,或者特殊姓氏的独特人群担任的情况;至少我们没有找到任何历史佐证资料,不能证明《祝.融.会》与这些官职、还有官职对应的充满神秘感机构的必然联系,更无从知晓办事和行迹。

于是我索性就开始猜测,希望建立自己的学术系统来解释这一切。

首先,我觉得至少祝融族与皇权走得很近,肯定多多少少会参与宗室贵族之间的各种斗争……一时各种宫斗的剧情让我上头,而且渐渐我觉得祝融族的确阴暗,甚至有走上“克苏鲁”路子,还有各种浮世绘的插图……妖怪成为隐藏在皇室背后的黑手……等等,跑偏了,跑偏了。

这就是李力老师总批评我的问题:想象力过于丰富,但是具体调查研究不够仔细周全……思想复杂,喜欢将想法极端化。

为了消除杂念,我去浴室冲了个凉,回客厅沙发沏了一杯浓茶,一边喝茶,一边寻找那些严肃的文献资料,并对比整理。

关于古代“祭酒”这个官职我心里一直很在意。因为总觉得这官职和羽人部落的隐匿历史似乎有什么紧密联系。我觉得如果羽人族的人在朝中当官,似乎这个官职很适合。

这想法一直挥之不去:祝融族作为巫师,肯定在皇权圈子里比羽人占优势。羽人在历史中存在着这样的宿敌,并且无法摆脱纠缠,说是千年的宿敌一点不过份。他们双方演义了上千年的明争暗斗,实力此消彼长,各自发展,互相牵制,直至今日仍然在暗暗角力……。

说不上有什么切实的证据,但觉得事情就是这样。

公开、半公开的相关资料几乎没有,我琢磨如何能了解到这方面的情况,终究没什么头绪。“大概翎羽社会有自己的档案馆!那样就好了!”我这么想。

……

“祭酒”是中国古代的官职,一般负责掌管皇家和贵族的教育工作,后来也掌管科举教育系统;也有的是虚职,大概相当于二品三品的待遇。

通过查找的历史文献资料和李力的解释,早在西周时期,国家就有官办的最高学府,称为“太学”。到汉武帝时期“太学”更进一步强调了其教育机构的作用,奠定了其传承儒家经典,推行儒家理论的核心机构地位。到了西晋称“国子学”突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的功能;北齐称“国子寺”;隋、唐、宋、元、明、清称“国子监”,掌管教育和科举考试。“祭酒”就是这种机构的主官。

“祭酒”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古礼,祭祀宴飨时,由最年长者举酒以祭于天地,故祭酒为尊称。”后来就以“祭酒”来称呼“太学”和之后“国子监”等的主管官员,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而且我猜这个名头既清高又文雅,应该很符合高级知识分子的审美情调。

至于历朝历代有名的“祭酒”官员:首推战国时的荀子,他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中央行政学院校长。还有唐代的韩愈也是祭酒,但其各方面的成就已经远超教育家的范畴。明代的崔铣也曾任过国子监祭酒。还有明代理学家湛若水、贪官严嵩、首辅徐阶都做过国子监祭酒。清代的王懿荣发现甲骨文时也是国子监祭酒。

但是从宋朝开始,“祭酒”已经不专指教育部门主官,有时只是个虚职代称,后亦泛称文坛、艺坛、学术界、文化界的首脑人物。以讲学、文献研究和训诂等为主要工作的文人雅士都可以封个“祭酒”的名号,相当于现在的社科院院士。

李力老师曾重点提醒我注意一点:就是最开始“祭酒”这个官职与“仆射”这个官职也有联系。史料上说,“官名祭酒,系部门之长。汉博士之长,本称仆射,东汉改为博士祭酒,秩六百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