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玄幻魔法>大汉大忽悠帝> 第439章 大汉百姓吃不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9章 大汉百姓吃不起(1 / 3)

第439章大汉百姓吃不起

……………………………………

自从人类学会耕作与畜养,食物有了结余之后,如何更长久的保存食物一直都是人们热衷学习的事。通常的办法是风干、腌渍,冷冻当然也算,但是在没有冰箱又不是北方冬季的情况下,这个办法就不好使了。

可惜刘汉少前生后世之时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没办法学到制作“古董月饼”的高精尖技术,否则的话说不定现在就用上了,那玩意儿放个十年八年都不会坏,真是行军打仗,长途旅行之必备佳品。

好在刘汉少还有一个专业级的吃货徒弟,厨之大者李二娃,在刘汉少不断的诱导之下,研究出了制造奶粉、肉松的方法。之前南匈奴人会将奶制成“湩酪”,也就是奶酪,而将肉制成肉干,但是汉人不见得都能接受湩酪的口味,而肉干也得调料丰富才好吃,否则单是苦咸水煮一煮,再晾干,还得拿着当饭吃,想必也是极痛苦而且磨牙的。

李二娃此次随行并州,就是要建造奶粉厂、肉松厂,改良军粮,尤其是改良炒面。除了小麦之外,并州盛产粟米,也就是小米,这个不用磨粉,煮熟之后再风干,直接摻进炒面里,还有肉松、蛋粒。此外并州缺少菜蔬,但是有杏子、红枣,还有柿子,把这些也都摻进炒面里,再加点盐……好像是黑暗料理,但是营养面,食用方便。有条件的时候煮一煮,没条件了用水泡一泡,实在不成,抓一把直接塞嘴里也能顶饥。

高头大马,坚甲利刃都只是辅助,战争归根结底依靠的是人,如果兵士的身体素质跟不上,又怎么可能培养出强军劲旅,虎狼之师?

所以,在养兵方面,刘汉少只强调一个字:吃好,喝好!

再所以,兵团与B级军团也是花了大力气的,不敢说A级军团的兵士能顿顿有肉,但是隔两三天总能开开荤。

再再所以,现在主动申请转入A级军团的兵士着实不少,不说别的,就奔着这种优厚的待遇,就值得拼命流血。

然而李二娃的任务还不止这些,比奶粉厂、肉松厂保密级别更高的是罐头厂。

原本的历史之中,“拿破轮”率军征战四方,由于战线太长,大批食品运到前线后便会腐烂变质。另外,长时间生活在船上的海员,因吃不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食品而患病,有的还患了严重威胁生命的坏血症。于是“拿破轮”巨额重赏,征求一种长期贮存食品的方法,罐头由此被发明出来。

学渣不知道罐头怎么做,但是知道真空保存的原理,学渣也不知道该怎么打仗,但是知道历史上北边骑毛驴的给中原百姓带来过多少灾难。吕布突袭南匈奴单于庭那一次,给刘汉少以及军府的各位老大带来的震撼实在太强烈,不仅用几千人的兵力给敌人造成巨大打击,还强有力的支援了第一军,硬挺南匈奴主力。

所以,长距离奔袭的战术得到重视,赵云也不遗余力的想把第五军打造成骑兵军,即便是不会骑马打仗,也可以训练成步战骑兵。

再所以,想要取得长距离奔袭的效果,首先便需要方便食用,既能长期保存,又能保证营养的军粮,而除了炒面之外,罐头也自然而然的成为首选。

战前需要鼓励,给兄弟们弄点肉松吃,能过瘾么?并州多牛羊,但是司州、冀州,豫州、兖州呢?此外,随着冀州渤海那边的水军正轨,船厂建成,又在农垦、畜牧等六大兵团之外,成立了“海渔”兵团,专门发展近海养殖,外海捕捞工作,以此来增加粮食储备。养出来,捞回来的那么多鱼,难道都腌成咸鱼?

刘汉少和李二娃做过实验,把食物装在肚大口小的坛子里,放在蒸笼上蒸熟,趁着坛子口往外冒热气正欢的时候用软木塞塞紧,然后倒扣密封,自然冷却,就能到达隔绝空气的效果。后来李二娃还在坛口木塞上刷一层糨糊,风干之后密封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