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玄幻魔法>大汉大忽悠帝> 第734章 哥是不是被骗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4章 哥是不是被骗了(1 / 3)

第734章哥是不是被骗了

……………………………………

话说先前还是“交州牧”的袁术被苏飞护送着,只带一众亲信,不足万数的兵马,跨过海峡,前往“珠崖、儋耳”二郡恢复制度。但是苏飞把人送到之后,扭脸带着船队就回去了,使得袁术有一种被整个天下都抛弃了的“赶脚”。

好在不足万数的兵马,对于“珠崖、儋耳”二郡来说,也是难以抵抗的强大存在,所以袁术的安危倒也无虞。但是同样的道理,近万人的大军突然跑到一座小岛上来,吃啥?喝啥?

再所以,袁术所谓的恢复制度,说白了就是征伐,生抢!

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是“儋耳之民”,更加倒霉。

原因是为个啥呢?

就是因为“儋耳”二字。

早先的时候,中原朝廷开疆拓土,其实是对四周的边民很蔑视的,否则也不会有什么“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之称,所以有很多地名也具有一定的贬义,或者说“特点”,勉强也行。比如“交趾”,《礼记》上说的就是“南方曰蛮,雕题交趾,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阯。”括弧,“雕题”是纹脸的意思,而“交趾”就是盘腿而坐的意思。这就与中原习俗有很大区别了,咱只有犯罪之人才在脸上刺字呢,叫作“黥刑”或者“墨刑”,对吧?还有“盘腿而坐”与“正襟危坐”的区别也很大,尤其是在没有小裤衩的年代,另外还有男女同川而浴,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那么“儋耳”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和“闽越”的纹身,“交趾”的纹脸差不多。但是,他们是在一个海岛上的,珍珠、贝壳多的是,尤其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贝壳这种东西不能再当钱使了,无法流通导致产地的贝壳堆积如山。毕竟是当过“钱”的玩意儿,人们看着挺好,扔了怪可惜的,就拿来当作饰品挂在身上或耳朵上。后来耳朵上越挂越多,耳垂也就越坠越长,有的人甚至能够夸张到耳垂耷拉在肩膀上,并以此为美。

那么问题来了,“儋耳之民”为啥要倒霉呢?

或许……可能……大概,还要怪罪到“汉室正朔”大将军刘备的头上。

流落到海岛之上的袁术年纪也越来越大了,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回忆人生,感慨命运,但是思来想去,总觉得自己能够落到今天这步田地,都是拜自己那个大耳朵女婿所赐。面对势力强横的刘备,袁术自然连个屁也不敢多放,但是肚子里憋着的一股邪火却都撒在了“儋耳之民”的身上。

“哦,我的老伙计,难道谁的耳朵大,谁就一定漂亮吗?那我那个长着蒲扇耳朵的该死的女婿岂不是要和猪一样漂亮?不不不,他一定是和大象一样漂亮!看在圣天尊的份上,以后在咱们的地盘上,谁要是再敢炫耀自己的大耳朵,你们就用军刀把他的头砍下来,否则我就要用我的木屐狠狠踢你们的屁股啦!”

我让你漂亮!让你漂亮……

当然了,袁术如此凶残地对待“儋耳之民”,耳朵大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更主要的是“儋耳之民”所处之地更靠近岛上的山林,不单下海方便,钻山林

也同样方便,所以面对袁术的征伐,反抗的也更加激烈。

便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海峡对面又传来新的消息,说是袁术的“交州牧”被撸了,改任“广州牧”,但是,他本人还要继续呆在“珠崖、儋耳”这边,只能遥领。袁术想用木屐踢刘备的屁屁,但是他更想求求刘备,让自己能够返回大陆,哪怕是还回南海也行啊。呆在这里,抢吃抢喝,袁术倒是不怕,反正又不用他亲自动手去抢,关键是这边比较落后,北边商贾贩卖的小裤衩都运不到这边,而且天气比较恶劣,一年里得有半年都是大风大浪的,好像能把房子都吹塌喽。

袁术很想家,也很想妈妈,然后手下那些亲信就劝他“嘿,我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