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都市言情>重生之国际倒爷> 第九十一章:1万块钱定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一章:1万块钱定金(2 / 3)

不动了。

可转瞬,也是吸溜一口,又不动了。

回过神来,却是直往嘴里塞。

“喔,这什么玩意儿,这是柿饼?咋这么好吃,这什么味道?”

“是不错哦,咋这么甜,给我再来一个。”

“吃多了会腻吧?不过真的好吃。”

“这玩意儿,咋和我们那地方差别这么大?”

“嗯,你小子,老子服了,这东西是可以,拿到我湖南老家肯定也好卖,这个生意可以做。”

“这是陕西特产?”

“对。”范阳点点头,自己也再吃了一个。

舔舔手指说道“这地方不一样,等一下带你们去看凌霜侯。”

“凌霜侯?”

范阳又把凌霜侯的故事说了。

众人又觉得大有意思。

“这种柿饼的加工过程,是很简单的,说白了就是个晒,什么都不加,柿子这个水果,要捂,不捂熟就是麻嘴的,没法吃,可捂熟了,只有一两天的食用机会,销售周期很紧,水果贩子都不敢染手这个生意,两天不卖完,就只有烂,还得亏本,只有做成柿饼。”

赵光明觉得奇怪“你咋知道韩国人来买他们的柿子?”

范阳呵呵一笑“猜的。”

“这玩意儿能猜?”

“当然啊。”

中国人,不爱吃柿饼,一个是加工过程的问题。

为了长时间保存,普通的果农,在摘下柿子过后,去皮,会挤出多余的水份。

而且晒的时间较长。

就导致柿饼干巴巴的。

里面没有水份。

加工好了,还会在柿饼上面,拍上薄薄的一层面粉。

有些生石灰也往上面拍。

然后放到瓦缸里放着,密封。

就能保存到来年的夏天。

这种柿饼,没法吃。

只能拿来应急,果腹。

像作咸菜一样,当做一种食物储备。

可即便这样,在古代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零食了。

可富平不同,这是朱元璋钦点的。

在制作工艺上,费劲了心思。

而且好几百年的历史。

但是外人不知道。

因为特殊时期,和建国以后封闭的市场环境。

让这一食品直到2000年以后,才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

正宗的富平柿饼,你还吃不到,买到的大部份都是假的。

全部出口了。

每年柿饼成熟,都被曰本和韩国买走了。

正宗的富平柿饼,百年以上树龄,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属性加成的。

而韩国,和曰本,为什么这么热衷柿饼呢?

这是一个地理因素的原因。

韩国只有半个岛,陆路被朝鲜切断了。

他对外贸极其依赖,在食品方面产能严重不足,要靠进口。

而韩国面积不大,海岸线长,东南西北,三面环海。

到处都是沿海地区。

而沿海地区有个什么特点呢?

靠海吃海,渔业发达,但蔬菜和农作物严重不足。

沿海地区,不是没有地,辛辛苦苦栽种的粮食,一场台风全没了。

曰本比韩国更加严重,一年80多个台风登陆。

对农业影响是很大的。

内陆的还好,沿海的地区,就会很麻烦。

饮食习惯也有很大不同。

捕鱼,加工成咸鱼干,海苔,海带,紫菜,都加工成泡发的。

缺少维生素。

柿饼,就是一个很好的维生素补充来源。

比水果罐头更加方便。

跑船的更离不开。

曰本人把柿饼称为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