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都市言情>重生之国际倒爷> 第一百四十三章:运达四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三章:运达四区(2 / 3)

经开始冒头,在港岛的筲箕湾出现了最早的工业区。

五金厂,塑料厂,服装厂,橡胶厂,玩具厂,开始渐渐的多了起来。

以解决自身需求的不足。

当时的塑料还是一个新兴产业,李超人首先发现的,是塑料桶的商机,淘汰传统的镀锌铁桶。

这中间的优劣,是显而易见的。

镀锌铁桶,笨重,使用周期短,生锈,价格还贵,关键长得还丑。

而塑料桶,轻便,使用周期长,不生锈,价格便宜,关键还整得好看,上面可以印花,印字,颜色也花花绿绿。

这种材料上的革命,和产品转型期间的暴富浪潮,是最显而易见的。

良币驱逐劣币,新型淘汰旧型,处在这一时期,又恰好在这个产业,就是机遇。

好比电视产业,液晶淘汰显像管。

手机产业,彩屏淘汰黑白屏,大屏淘汰彩屏。

塑料产品的问世,为现代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李超人投入5万港币,购买二手设备,创立长江塑料厂,第一批产品,50支玩具手枪。

然后塑料桶,塑料水壶,塑料玩具,可在当时的香港,销售拖了严重的后腿,塑料产业从英国一引进过来,就造成了全港热造,短短两三年时间,已经有接近100家的塑料厂。

李超人的塑料厂,差点破产。

后来他把眼光放到台弯市场,和菲律宾。

把产品出口。

和韩国大宇是一样的。

韩国大宇的金宇中,在韩国商界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一度被中国的各大企业争相模仿,誉为大宇模式。

金宇中最神奇的地方就是他敢大胆兼并,无论什么企业,什么厂,他都敢兼并,然后兼并过后,不裁员,不减工资,甚至不去压缩成本,反而涨工资,扩招工人,增加工资和福利待遇,然后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让企业起死回生,扭亏为盈。

兼并一家,搞活一家。

金宇中有什么法宝呢?

金宇中是韩国五大财团,唯一一个从事进出口起家的。

无论什么产品,他都往出口上面扯。

另外说一句,韩国灵岩株式会社,从事的灵岩冻饼,也是金宇中大宇兼并的。

利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试图将韩国传统的柿饼,也打造成出口型食品企业。

不过,被范阳凑巧截胡了。

小小的截胡了一番。

把产品出口到台弯,和菲律宾,进而扩展到整个东南亚地区。

因为那个时候,台弯和菲律宾,还一家塑料厂都没有。

李超人的塑料厂活了,在十年时间,由5万港币的二手工厂,发展到5个亿港币的长江实业。

可见塑料这一行业的机会,是非常宽泛的。

而香港的产业,转移到深圳以后。

深圳,就把塑料这一传统,给优良的传承了下来,并且在内地发扬光大。

花花绿绿的塑料,形形色色,而质量参差不齐,一看就知道广州产的。

这也是广货价格低廉的重要原因。

和赵光明采购的俄罗斯方块儿机一样,hde高密度聚乙烯的塑料壳子,香港五六十年代就玩坏了的东西,5毛钱都不值。

这样组装出来的方块儿机,在内地,零售价也得五六十块钱。

中间的层级利润也是很可观的。

但毕竟有人在做了。

按照范阳的德性,也不愿和别人挤破头。

但来都来了,心理却来了兴趣“会一会这个广东人呢。”

“广东人?”

赵光明一头雾水的看着范阳。

范阳懒得理他。

在这条街来回逛了两遍。

“你找什么呢?”赵光明不耐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