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盛唐风华> 第九百一十章 入阵(二十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一十章 入阵(二十三)(2 / 3)

果豪杰厮杀。

所经历的不光是恶战,更是名动天下之战。

罗士信仗打得不少,但是真正能让人记住名字的不多,不过也不能因此小看了他。

他的名气差只不过是因为运气不好,所经历的战阵没什么名气,论起其中的凶险程度以及罗士信的功劳,其实未必就差到哪去。

这话也不怕乐郎君不欢喜,别的不说,只说一个十四岁的娃娃上阵杀人,就知道这里面的难处。”

徐乐曾经也认为自己的岁月艰难,忍无可忍出山杀人,归根到底都是世道逼迫。

可是随着自家眼界开阔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便发现这世道从来不会只盯着一个人来坑害。

如自己一般又或者比自己更惨的,不知道还有多少。

别的不说,就是这罗士信就是现成例子。

他没有自己的好运气,没有一个疼爱有加的阿爷护持,一个半大孩子就得去上阵卖命。

即便是徐家闾,都不会轻易让这个年岁的娃子去拼命,更不会让他为了证明自己有本事,就披重甲负两壶箭为先锋。

李君羡有一点说得是对的,虽说罗士信的名气不如自己,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说他没有本事,更不能认为他就比秦琼好对付。

事实上从战绩看,罗士信比之秦琼只强不弱。

首次出战便单骑冲阵,斩敌军中善战骁将而还,又把人头挑在枪尖上示威,吓得一众敌军不敢上前。

虽然不曾亲眼得见,光听说这份战绩,也足以让徐乐点头称赞。

之后罗士信更是凭借个人勇武迅速得到张须陀重用,甚至将自己的战马相赠以为拉拢。

不但如此,张须陀甚至将罗士信视为弟子,将自己的本领倾囊相授。

罗士信初入军伍时用的是长矛,后来之所以改用马槊,便是得张须陀指点。

一身军中杂七杂八学来的本事去芜存菁,练成了一身正途武艺。

那位张须陀也是大隋有数得名将能臣,如果罗士信不是自身天赋出众且有惊人手段,张须陀也不会如此栽培。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罗士信得本事至少不会在秦琼之下,论禀赋和悟性肯定还有所过之。

毕竟不是所有武人都能弃矛练槊,还把马槊练到炉火纯青境界的。

不过徐乐在经历这么多之后早就知道军中根本不是什么心思单纯的乐土,行伍之中龙蛇混杂,尤其是这么个年头,军中更是混着各色凶神恶煞。

固然是个以力为尊得地方,但如果只有用力没有脑子,肯定会被人吃得死死的。

不是被当作好用的枪头四处征战累死拉倒,就是被人惦记上最后可能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自家这等武艺头脑都差点被刘武周算计,就别说罗士信那么个半大孩子。

一个十几岁的小娃娃靠着一身神勇得主帅赏识,本就容易被其他人当作眼中钉。

不管他再怎么勇武,又怎么斗得过那些老兵油子?

若不是有贵人相助,罗士信别说取得今日的名声,就是性命都很难保全。

他的贵人就是秦叔宝。

两人当时都在张须陀麾下当兵,又都是靠着一身本事积战功蹿升上来的新贵,自然就容易亲近。

两人又一见投契索性结拜为手足,从此秦叔宝就成了罗士信的兄长。

秦琼本领高又素得人心,军中将校大多买他的账,有他这么个好大哥护持着,也就没人敢对罗士信下黑手。

罗士信不是个糊涂人,在军中待久了也知道是怎么个环境,自然就能明白秦琼对自己的好处,是以从心中把他当成兄长看。

不管是在张须陀麾下卖命,还是后来弃隋落草加入瓦岗,再到四处转战甚至和昔日将主反目,罗士信都追随秦琼脚步形影不离。

他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