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风雨大宋> 第268章 备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8章 备战(2 / 3)

变,以契丹为主,两面称臣。大败于宋朝,损失虽然不大,但对于周围势力的态度很重要,契丹也要考虑。就跟前几次契丹攻党项,明明败了,却向宋朝报捷是同样的道理。两大国交战,不只是双方的事,还要打给其他的势力看。

除了唐龙镇外,这一路上还有另外一个要地,就是陈家谷口。那里虽是个军寨,却扼守着自朔州绕击代州雁门关后的要道。耶律重元来唐龙镇,本来的计划就是夺唐龙镇后,占领陈家谷口回朔州。唐龙镇夺不下,偏头寨到陈家谷口的百里之地,契丹还是要占住。占了那里,雁门关重要性就下降了。

看着城外在寒风中一片荒凉,想起以前自己在这里的日子,杜中宵暗叹了口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没想到自己建的这处繁华城池,数年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回到衙门,杜中宵、石全彬和刘几三人坐在一起,商量着几日后的战事。

石全彬道“游骑来报,契丹国主的中军与前锋一直在一起,丝毫没有分开的迹象。如此一来,很可能契丹大军一到,他就会来到阵前——”

刘几道“如果真是如此,那就不需说了,有多少炮弹,尽管砸他身上去!”

石全彬十分兴奋“我刚才又去催了李复圭,保德军有多少物资,全部都运到唐龙镇来。前次大胜之后,发回民户的大车骡马,再征回来了,允诺给民户赏钱。只要此次大胜,毙契丹国主于城下,多少钱朝廷都愿拿出来!灭契丹国主于此,幽云也不是不敢想!”

杜中宵摇了摇头“灭契丹国主于此,现在也不能打幽云的主意。契丹国主长子燕王洪基,以契丹兵马大元帅判南京析津府,皇太弟吴王重元则判南京大同府。先前洪基未长成时,契丹国主曾有言,身后传皇位于重元。这几年虽然明显有意传位于洪基,但却尚未立基为太子。耶律重元是皇太弟,耶律洪基为长子,却未立为太子,一守幽州,一守云州。你们说,若是毙契丹国主于城下,契丹会发生什么?”

石全彬和刘几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内乱?!”

杜中宵点了点头“那是必然。哪怕重元和洪基无意为皇位相争,手下也会打起来。契丹向来是皇族和后族共治,其太后因为欲立重元废宗真,被圈禁多年,最近几年才再重树威仪。耶律重元后边是契丹后族,耶律洪基后边是契丹皇族,有太后在那里,耶律洪基想登基谈何容易?而如果耶律重元继位,则契丹皇族岂肯答应?好不容易父死子继成为制度,重元继位,则后族重新掌握大权,皇族岂会引颈受戮!”

契丹的后族一向强势,最近几代,父死子继成为了制度,皇族才真正占据优势。以前,若是皇帝早亡,父死子继又不是惯例,太后对继位者有巨大的权力,实际后族和皇族轮流掌权。现在的太后萧耨斤就是因为要废宗真,立重元为帝,而阴谋为乱,才曾经被圈禁过。宗真突然没了,占据上京的太后,占据幽州的耶律洪基,占据云州的耶律重元,哪方占优势可不好说。

契丹与中原不同,中原的皇后太后不是来自于固定的一家一族,契丹则是皇族耶律必定与后族萧氏联姻,地位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皇帝年幼的时候,刘太后称制,两国有些相似。两国的使节,都是太后和皇帝各自派出,地位并无高下。刘太后薨,契丹依然有皇帝和太后两拨使节,宋使契丹,同样是两拨使节,各自贺皇帝和太后。

澶州之盟,两国约为兄弟之国,国礼之中,其实杂有亲戚之礼,刘太后当政时特别明显。说起来有意思的是,宋朝的太后姓刘,而契丹皇族耶律氏的汉姓也是刘。刘姓不常用,却是他们自己选的。

这种局面,如果毙了耶律宗真,契丹怎么可能不内乱?耶律洪基有皇族支持,耶律重元则肯定会得到太后支持,他们两人不想争,下面的人也非争不可。

听杜中宵说完,刘几和石全彬默默点头,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