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风雨大宋> 第19章 走访民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章 走访民间(2 / 3)

势力。对于不事生产把持地方势力的,必然坚决打掉。而那些开工厂的员外,如果没有大错,能放过就放过。无非立下规矩,以后有人敢犯就严惩。前面是官府力量不足,才造成地方混乱。

看看到了中午时分,杜中宵道“我们出去转一转,寻个酒楼饮两盏酒。说实话,叶县外面虽然太乱了些,热闹繁华却直比京城,来了自该看一看。”

陶十七笑道“官人,这两年许多员外开厂,赚了不知道多少钱。叶县这里,真论起有钱人,若是不算官吏,京城只怕是比不上。有了钱,吃喝玩乐的不就多了!”

杜中宵笑着点头“不错,有钱人多了,吃喝玩乐的就多了。走,我们去见识一番!”

两个人带着随从出了驿馆,向着城外最繁华的火车站附近走去。叶县这里,除了城墙之中,城外的繁华地区以火车站为中心,人口辐凑。有钱人多了,重要的道路修得十分整洁,铺着石板,打扫得干干净净。两边的店铺门外挑个望子,门口站个小厮,招揽来往的客人。

杜中宵看见,点头道“这里收拾得倒是洁净,看来官府用了心思。”

陶十七道“官人,这可不是官府做的,是本地的员外们,许多去过京城,从那里学来的。又花不了多少钱,各家店铺凑一凑,雇几个闲人,可不就收拾好了。”

杜中宵一惊“这不是官府派人做的?这种事情都由员外们做,不是好事。”

这些社会基本服务,最能看出官府的治理水平。如果连这些都不管,叶县这里,县衙做事实在是不行。地方大户把这些事情做了,其他事情,也就可以想见。

路边的酒楼很多,而且多大酒楼,门外结着彩楼,彩楼下站着女妓。看装修甚是豪华,出入的客人也多。除了本地大户,还有许多人来这里做生意,出了火车站,往往在附近住店。

杜中宵要听市井人物讲话,不进那些大酒楼。走了好长一段路,看见前面一处大酒铺,里面坐了不少人,对陶十七道“我们听听平常百姓讲什么,到前面那处酒铺里去吧。”

陶十七道“这一家也有名声。铺子是一家汝州人开的,最早到叶县的时候,没有什么钱,开酒铺专做穷苦人家的生意。因为饭菜味道好,用料实在,价钱又不贵,生意极好,生意越做越大。这家主人也有意思,赚了钱后,把酒铺开得大了,并不盖酒楼起来,叶县城里有名。”

杜中宵道“倒是稀奇。卖酒水的,赚了钱后都开酒楼,难得守住自己生意的。”

陶十七道“没有什么稀奇。叶县与其他地方不一样,除了员外们,还有许多在厂里做活的。这些人比不得员外们,却又比一般百姓有钱,正是这种酒铺的客人。”

杜中宵点头,有些明白。由于人力不足,叶县这里的工人费用较高。一般工厂里,做事的工人薪水低的三贯,高的五贯,正常工资跟以前京城里的短工一样。粮食是从襄州运来,价钱不高,工人的生活过得去。闲时出来饮一顿酒,是很多工人正常的生活。这处酒铺,正适合他们的消费水平。

进了酒铺,见大堂里坐了小一半的客人,还空着许多位子。杜中宵让随从自选了几张桌子,自己与陶十七一起,选了一处角落里的小桌,坐了下来。

刚刚坐下,一个小厮快步过来,问道“两位客人,今日要用些什么?”

陶十七道“给我们来一道煎鱼,再来一道肉片炒百合,两个新鲜的时蔬。一人一大碗羊肉汤,里面多加些肉。打一角最好的酒,热了端过来。”

小厮应了,道声稍懂,便就快步跑回了柜台。

陶十七对杜中宵道“这家店里,最出名的是羊肉汤,极是鲜美。现在天气寒了,我们喝上一碗。”

杜中宵在河曲路多年,羊肉汤实在不稀奇。不过既然到了这里,自不会拒绝。

中国本土的猪,长得较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