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风雨大宋> 第229章 如果胜了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9章 如果胜了呢?(2 / 2)

厄,只要广招兵员,重新编练新军就是。契丹此来是倾国之兵,本朝可不是。”

富弼道“这些日子说起战事,虽然常讲难处,但总的来说,大家还是太过乐观。契丹立国一百五六十年,征战四方,向少败仗。此次倾国南下,不易对付。”

杜中宵道“当然不易对付。现在河北路,整训过后的禁军二十五万,未整训的约二十万,四十余万大军,依然忧心忡忡。沿边数百里,谁敢保证没有漏洞?不过,本朝对契丹的优势,不是比较各自有多少万大军,而是国力远强于契丹。对于本朝来说,纵然偶有失手,不会影响大局。这一点,才是我们对契丹最大的优势。现在朝廷再整训五军,便是防着前线失手,契丹突然南下,后方有兵力前去救援。”

张玉道“如此说来,若是河北路打得顺手,把契丹此次南下的主力全灭,契丹就无可战之兵了。”

杜中宵缓缓点了点头“不错,正是如此。如果此次把契丹的主力全灭,那么契丹国内,就再没有能征惯战之军。各部族当然还有丁壮,还可以编练成军,但再没有现在契丹军队的战力。”

契丹此来,不管是两丁抽一,还是三丁抽一,并不是丁壮抽光了。但是,不管游牧还是农耕,生产同样离不了青壮年。契丹剩下的青壮,短时间无力再整编成军,只能够躺倒任捶了。

赵祯要在河北路全歼契丹南下的军队,便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如果真地做到了,契丹国内剩下的人员,战争素质不行,也没有军事经验,还缺少装配,无法对宋军造成威胁。那时宋军北上,不会再遇到特别大的阻力。别说恢复燕云,就是继续北上,契丹也只能退却。

这一点,朝中一般的官员大多都不清楚。只有两府和三衙的高官,都知道朝廷真正的心思。要想做到这一点,一下子在前线堆积重兵是不行的。契丹明显打不过,就会想办法撤退,那时就难了。而应该让契丹觉得有机可乘,前线军队把契丹的主力牢牢吸住,后方突然出击。

现在编练的五军,就是这样用的。初期的战事由河北路各军作战,时机到了,后方大军迅速掩杀上去,把契丹的主力包围住。火车通行,创造了这样的条件。

说起此事,一众官员兴致勃勃地议论起来。如果契丹战事不利,被消灭在河北路,会发生什么。

张玉道“若契丹在河北损失数十万人,则幽州唾手可得。西边的云州,想来也无力守护,可以轻取。那个时候,恢复燕云,不是难事!”

赵滋点了点头“不错,如果在河北路全歼契丹军队,燕云再无守军,大军直进即可。而且契丹兴倾国之兵,本朝纵然取了燕云,他们也无力争夺。到了那个时候,天下就大不相同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