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风雨大宋> 第81章 亲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1章 亲征(1 / 2)

都堂里,几位宰执伸了个懒腰,准备散去。这几天幽州的情况变化太快,几位宰执几乎跟不上那里的发展。每天的都堂议事,都特别冗长,着实不轻松。

正在这时,一个小黄门进来,拱手道“诸位相公,官家口诏,速入大内议事!”

几人听了不由怔住。

文彦博道“不知因何事,圣上如此紧急?我们都堂议事已久,正要去用些茶饭。”

小黄门道“相公,小的如何敢问?圣上口诏,诸位速速进宫就是。”

文彦博叹了口气,对田况道“看来有什么紧急事情,没奈何,我们到大内走一趟吧。”

几个人起身,随着小黄门,向北到了垂拱门外。卫士早已得到消息,没有阻拦,径直进了大内。

到了崇政殿外,行礼如仪,小黄门报过,几人进了大殿。

赵祯在那里正襟危坐。几人行礼,吩咐赐座。

各人坐,赵祯道“适才得河北路行枢密院战报,刘几、窦舜卿和刘兼济三军,攻破幽州。幽州一破,前线的战局便就不一样了。而且,幽州是大城,控扼燕山道路,是契丹大南京,非同小可。”

众人听了,急忙一起起身,向赵祯道贺。虽然大家知道这次很有可能收复幽燕,但却没有想到能这么快。自从杜中宵出兵,便摧枯拉朽一般,几乎没有阻碍,连战连胜。

自大宋立国,契丹便就是北方的强权,如同一座大山一般,压在宋朝身上。契丹兵强,是所有人的共识。特别高梁河一战,太宗兵败,这种意识更深入人心。此次在幽州,虽然宋军已经占据优势,但在这些宰执的眼里,还要经过苦战,才能打败契丹人。现在进展如此顺利,让他们不敢相信。

重新落座,文彦博拱手道“杜太尉用兵如神,此战才能如此顺利。当年以三万营田厢军救援唐龙镇,连败契丹和党项,甚至击毙了契丹国主。此次率大军与契丹决战于幽州,指挥得法。”

赵祯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自本朝立国,太祖建封桩库,便有意于幽云。奈何契丹兵强,屡次与之交战,不能够战而胜之。此次契丹南下,非是本朝进攻,万幸指挥得法,而有今日局面。现在契丹四十万大军被围于武清,若是能聚而歼之,则契丹精锐尽丧。”

韩琦捧笏“陛下,此是千载难逢之机,万万不可错过了。灭此四十万大军,契丹再无精兵,北方无忧。自石敬塘献出去的燕云十六州,收回来就不难了。”

赵祯道“招诸位来,就是商议此事。现在有两件事,需要商议。一是幽州已下,云州实际上没有多少兵马,契丹大军又已被围住,可以考虑进军了。”

田况道“云州那里只有王凯五万兵马,还有河东路整训过后的数万兵。从幽州之战看来,整训过后的兵马,战力是靠得住的。刚刚整训的,由于军官不足,还要经过磨砺才能真正大用。云州大城,纵然没有重兵驻守,攻破也是不容易。仅靠王凯五万人,似乎有些不足。”

韩琦道“要么云州等一等?等到歼灭了契丹大军,从幽州调兵过去就好。”

赵祯道“王凯报,契丹大军被围于幽州,内部空虚。前些日子,阴山以北胡人见有机可乘,有意出兵攻契丹。若是不能尽快收复云州,只怕契丹败亡,其他胡部又起。尽早收复云州,王凯才可以调集兵马,弹压阴山以北胡人。”

听了这话,一众大臣不说话,思考办法。现在大军聚于河北路,京城只剩天武和拱圣两军,实在没有兵再调到河曲路去了。其余地方的军队,跟河东路兵马类似,都缺乏军,不足大用。

见众人不说话,赵祯道“我欲派天武军去河东路,与王凯一起,南北对攻云州。攻下云州,立即北进,弹压胡人。没有了契丹大军,北地胡人不是朝廷兵马对手。”

文彦博拱手“陛下,如此一来,京城只剩拱圣一军,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